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内蒙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5页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3页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三)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第15-17页
        1.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第17-22页
    (一) 相关概念第17-18页
        1. 网络文化第17-18页
        2. 高校网络文化第18页
    (二) 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第18-19页
        1. 平等互动性第18页
        2. 资源共享性第18-19页
        3. 有限开放性第19页
    (三)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第19-22页
        1. 是对高校传统文化的优势互补第19-20页
        2. 有利于大学生群体信息素质的提高第20页
        3.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第20-21页
        4. 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前沿阵地第21-22页
二、内蒙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第22-29页
    (一) 政策制度建设状况第22-24页
        1. 国家法律法规第22-23页
        2. 高校管理条例第23-24页
    (二)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第24-27页
        1. 硬件设施配置第24-26页
        2. 软件设施配置第26-27页
    (三) 网络认同度及使用情况调查第27-29页
三、内蒙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6页
    (一) 内蒙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1. 民族特色匮乏、网络文化平台形式雷同、内容更新滞后第29-30页
        2. 校园网络使用率低、网络文化认同度不高第30-31页
        3. 网络文化的德育功能缺失第31页
    (二) 内蒙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6页
        1. 独白式的网络文化建设理念存在偏差第31-32页
        2. 缺乏专业化网络文化运营团队第32-33页
        3. 模式化的网络文化话语体系难以引起共鸣第33-34页
        4. 德育模式未能适应网络发展新形势第34-36页
四、内蒙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第36-46页
    (一) 更新网络文化的建设理念第36-40页
        1. 注重网络文化建设主体的平等性: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第36-37页
        2.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方法的互动性:从单向信息传输到双向互动第37-39页
        3. 强调网络文化目标设定的有效性:网络我和现实我的统一第39-40页
    (二) 打造网络文化专业运营团队第40-42页
        1. 提升校园网络服务功能,突出新式化平台设计第40-41页
        2. 利用传播学观点,重塑高校网络文化的主旋律第41-42页
    (三) 丰富网络文化的多元内容,彰显民族特色第42-44页
        1. 丰富话语体系,打破高校网络文化的自闭空间第42页
        2. 建立主流校园网站,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彰显民族特色第42-43页
        3. 重视学生主体特点,运用高校APP实现需求创造第43-44页
        4. 加强社会交往回归现实问题,增强高校网络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44页
    (四) 整合网络德育资源,构建网络思政教育新平台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形象专题片策划设计案--《活力张江》内容策划及样片制作
下一篇:从《太阳的后裔》的成功看中国的韩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