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特征提取算法设计与实现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16页
    1.1 微表情识别的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微表情识别的心理学研究第12页
        1.2.2 微表情识别的应用研究第12-13页
        1.2.3 微表情自动识别的研究第13页
    1.3 微表情识别的主要问题第13-14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4-16页
2 微表情自动识别技术第16-23页
    2.1 微表情自动识别的基本步骤第16页
    2.2 典型的微表情特征提取方法第16-17页
    2.3 典型的微表情分类识别方法第17-18页
    2.4 微表情数据库第18-22页
        2.4.1 AVEC微表情数据库第19页
        2.4.2 SMIC微表情数据库第19-20页
        2.4.3 CASME微表情数据库第20-21页
        2.4.4 本文所采用数据集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表情特征提取第23-37页
    3.1 传统微表情特征提取算法第23-26页
        3.1.1 基于梯度的特征提取算法第23-24页
        3.1.2 基于局部纹理的特征提取算法第24-26页
    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算法第26-29页
        3.2.1 CNN的网络结构第26-28页
        3.2.2 CNN的训练过程第28-29页
    3.3 特征可视化结果第29-36页
        3.3.1 传统特征可视化结果第29-30页
        3.3.2 CNN卷积层可视化结果第30-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情感因素预测与分类第37-49页
    4.1 多层感知机第37-39页
        4.1.1 MLP的网络结构第37-38页
        4.1.2 MLP算法实现第38-39页
    4.2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情感因素预测实现过程第39-43页
        4.2.1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特征提取以及情感预测第39-40页
        4.2.2 新算法的实现过程第40-43页
    4.3 中值滤波第43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第43-48页
        4.4.1 微表情识别效果对比分析第44-45页
        4.4.2 微表情属性变化曲线对比分析第45-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9-50页
    5.1 工作总结第49页
    5.2 工作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5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联网智能网络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跨平台移动读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