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监狱制度与劳动改造制度论文

北京市监狱系统罪犯医疗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9-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9-10页
        1.2.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 创新之处第11页
    1.4 不足之处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第12-17页
    2.1 国外文献综述及相关规定第12-13页
        2.1.1 文献综述第12页
        2.1.2 相关规定第12-13页
    2.2 国内文献综述及相关规定第13-14页
        2.2.1 文献综述第13页
        2.2.2 相关规定第13-14页
    2.3 概念界定第14-17页
        2.3.1 医疗保障内涵第14-15页
        2.3.2 罪犯医疗保障内涵第15页
        2.3.3 罪犯医疗保障机制第15-17页
第三章 北京市监狱系统罪犯医疗保障现状及问题分析第17-23页
    3.1 北京市监狱系统罪犯医疗保障的现状第17-19页
        3.1.1 内部组织结构第17页
        3.1.2 医务人员配备比例第17页
        3.1.3 关押罪犯构成第17-18页
        3.1.4 罪犯医疗保障机制建设状况第18-19页
    3.2 北京市监狱系统罪犯医疗保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9-23页
        3.2.1 罪犯医疗保障社会层面的问题第19-20页
        3.2.2 罪犯医疗保障监狱层面的问题第20-21页
        3.2.3 罪犯医疗保障机制本身及衔接方面的问题第21-23页
第四章 国外罪犯医疗保障经验借鉴第23-28页
    4.1 美国罪犯医疗保障经验第23-24页
        4.1.1 美国监狱罪犯医疗保障的特点第23-24页
        4.1.2 美国监狱罪犯医疗保障的不足第24页
    4.2 英国罪犯医疗保障经验第24-26页
        4.2.1 英国罪犯医疗保障的特点第25页
        4.2.2 英国罪犯医疗保障的不足第25-26页
    4.3 对北京市监狱系统罪犯医疗保障机制建设的启示第26-28页
        4.3.1 科学合理的罪犯分类分级有利于医疗保障的实施第26页
        4.3.2 监狱雇佣专职人员有助于降低医疗安全风险第26-27页
        4.3.3 大力推进社会化进程有利于提升罪犯医疗水平第27-28页
第五章 北京市监狱系统罪犯医疗保障机制的构建第28-42页
    5.1 罪犯医疗保障机制的法律法规构建第28-30页
        5.1.1 罪犯医疗保障机制法律法规构建的原则第28-29页
        5.1.2 罪犯医疗保障机制法律法规构建的思路第29-30页
    5.2 罪犯医疗保障机制的人才梯队构建第30-31页
        5.2.1 改变现有管理体制第30页
        5.2.2 强化医务专业人才的培训第30-31页
    5.3 系统的医疗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构建第31-33页
        5.3.1 构建完善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第31-32页
        5.3.2 构建完善的医疗风险防范机制第32-33页
        5.3.3 构建完善的医疗风险处理机制第33页
    5.4 罪犯医疗保障内部管理体制构建第33-36页
        5.4.1 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第33-34页
        5.4.2 建立罪犯医疗保障的标准第34-35页
        5.4.3 改革现有全额免费医疗制度第35-36页
    5.5 罪犯医疗保障的衔接机制构建第36-39页
        5.5.1 罪犯医疗保障与社会保障接轨的意义第36-37页
        5.5.2 完善罪犯医疗保障衔接机制的措施第37-39页
    5.6 罪犯医疗保障的社会支撑体系构建第39-42页
        5.6.1 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和合作第39-40页
        5.6.2 引进社会优质资源第40-41页
        5.6.3 罪犯医疗保障的社会化第41-42页
结束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部审计、管理层权力与费用粘性
下一篇:机构持股比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