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基于微纳流控效应的样品预浓集 | 第12-16页 |
1.2.1 浓度极化效应 | 第12-13页 |
1.2.2 浓度极化效应的应用 | 第13-16页 |
1.3 微芯片电泳进样方法 | 第16-21页 |
1.3.1 简单电动进样 | 第16-17页 |
1.3.2 夹流进样 | 第17-18页 |
1.3.3 通道电动进样技术 | 第18-20页 |
1.3.4 柱上狭缝电动进样技术及应用 | 第20-21页 |
1.4 微芯片上纳米通道的加工方法 | 第21-25页 |
1.4.1 刻蚀法 | 第21-22页 |
1.4.2 标准光刻法 | 第22-23页 |
1.4.3 商业多孔膜代替纳米通道 | 第23-25页 |
1.5 PDMS芯片的表面处理 | 第25-27页 |
1.6 微流控芯片上样品预浓集及电泳分离 | 第27-29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29-31页 |
第2章 带有Nafion界面的PDMS芯片电泳系统的制备 | 第31-43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2.2.3 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2.3 实验操作 | 第32-34页 |
2.3.1 新型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第33页 |
2.3.2 阴离子在芯片界面的浓集 | 第33-34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2.4.1 芯片制作 | 第34-36页 |
2.4.2 芯片对阴离子荧光探针的浓集 | 第36-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PDMS芯片电泳系统中的进样浓集与分离的联用研究 | 第43-66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3-45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3.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44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44-45页 |
3.3 实验操作 | 第45-48页 |
3.3.1 芯片制作 | 第45页 |
3.3.2 微通道接触点电阻的测量 | 第45-46页 |
3.3.3 阴离子在芯片上的扩散进样与电动进样 | 第46-47页 |
3.3.4 Nafion膜位置对芯片浓集进样阴离子效果的影响 | 第47页 |
3.3.5 DNA Marker的进样分离 | 第47-48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64页 |
3.4.1 “十字”通道的形成 | 第48-49页 |
3.4.2 芯片结构 | 第49-50页 |
3.4.3 芯片“十字”通道连接点电阻 | 第50-51页 |
3.4.4 荧光素钠在芯片上的扩散进样与电动进样方法 | 第51-56页 |
3.4.5 进样时间与电压的影响 | 第56-60页 |
3.4.6 Nafion膜位置对浓集后进样效果的影响 | 第60页 |
3.4.7 11个片段的DNA Marker电泳分离 | 第60-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