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贷款集中度内涵 | 第18-20页 |
2.1.1 贷款集中的内涵 | 第18页 |
2.1.2 贷款集中度对银行效益的影响 | 第18-20页 |
2.2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的形成机制 | 第20-23页 |
2.2.1 贷款集中度的宏观形成机制 | 第20-21页 |
2.2.2 贷款集中度的微观形成机制 | 第21-23页 |
2.3 银行管理制度对贷款集中度的相关要求分析 | 第23-26页 |
2.3.1 国外相关规定 | 第23-24页 |
2.3.2 国内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2.3.3 相关启示 | 第25-26页 |
第3章 农业银行HT分行贷款集中现状分析 | 第26-39页 |
3.1 农业银行HT分行贷款业务开展现状 | 第26-33页 |
3.1.1 银行贷款业务种类 | 第26-30页 |
3.1.2 银行贷款业务经营现状 | 第30-33页 |
3.2 农业银行HT分行贷款集中情况 | 第33-38页 |
3.2.1 贷款集中的行业情况 | 第33-34页 |
3.2.2 贷款集中的地域情况 | 第34-36页 |
3.2.3 贷款集中的客户情况 | 第36-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农业银行HT分行贷款集中度对效益的影响情况评价 | 第39-49页 |
4.1 评价的必要性和原则 | 第39-40页 |
4.1.1 评价的必要性 | 第39页 |
4.1.2 评价的原则 | 第39-40页 |
4.2 基于AHP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4页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0-41页 |
4.2.2 建立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语集 | 第41页 |
4.2.3 确定权重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4.2.4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2-44页 |
4.3 HT分行贷款集中度对效益的影响情况评价 | 第44-48页 |
4.3.1 建立评价表 | 第44-45页 |
4.3.2 确定评语等级集 | 第45页 |
4.3.3 确定指标权重集 | 第45-46页 |
4.3.4 进行综合评价 | 第46-48页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第5章 农业银行HT分行贷款集中度优化建议和相关保障措施 | 第49-62页 |
5.1 银行贷款集中度优化建议 | 第49-53页 |
5.1.1 优化信贷地区集中情况 | 第49页 |
5.1.2 优化信贷行业集中情况 | 第49-50页 |
5.1.3 建立贷款集中度预警机制 | 第50-51页 |
5.1.4 差异化制定信贷政策 | 第51页 |
5.1.5 积极推进银团信贷 | 第51-53页 |
5.2 相关保障措施 | 第53-62页 |
5.2.1 紧抓利率市场化契机做好贷款定价工作 | 第53-54页 |
5.2.2 建设优良信贷文化 | 第54-55页 |
5.2.3 提升信贷队伍整体素质 | 第55-56页 |
5.2.4 健全银行内控机制 | 第56-57页 |
5.2.5 大力拓宽银行业务收入渠道 | 第57-62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