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基于技术体验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 欧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综述第12-15页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 我国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第18-27页
    2.1 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现状第18-23页
        2.1.1 文件规定与现实中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第18-19页
        2.1.2 基于现状的公共艺术课程分类第19-23页
    2.2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第23-27页
        2.2.1 师生眼中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第23-25页
        2.2.2 鉴赏类课程的教学方式第25-27页
3 公共艺术课程的技术体验教学第27-42页
    3.1 技术体验概念的提出第27-31页
        3.1.1 我国教育史中的"技术"第27-29页
        3.1.2 我国教育史中的"体验"第29-31页
    3.2 公共艺术课程技术体验教学的界定第31-36页
        3.2.1 技术体验的概念与内容第31-35页
        3.2.2 技术体验与其他概念的区别第35-36页
    3.3 公共艺术课程技术体验教学的类别第36-42页
4 公共艺术课程技术体验教学的学科依据第42-54页
    4.1 技术体验教学的心理学依据第42-49页
        4.1.1 从认知心理学看技术体验第42-45页
        4.1.2 从行为心理学看技术体验第45-49页
    4.2 技术体验教学的艺术学依据第49-54页
        4.2.1 从艺术教育的起源看技术体验第50-51页
        4.2.2 从艺术创作和鉴赏看技术体验第51-54页
5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第60-62页
附录2: 33所985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总体上为2010学期下——2014学期上)第62-74页
附录3: 985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文件规定的课程设置数量对比第74页
附录4: 网络公共艺术课程目录第74-77页
附录5: 网络平台公共艺术课程中技术类与非技术类课程总数对比图第77页
附录6: 李妲娜老师的《字词——歌唱我家乡》公共艺术课程记录(何璐老师记录)第77-80页
作者简历第8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俄源外来词的形式与意义变化考察
下一篇:陈士铎著作中喻证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