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几类光催化反应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1.2.1 光催化微反应器 | 第12-15页 |
1.2.2 光催化流化床反应器 | 第15-19页 |
1.2.3 光催化鼓泡塔反应器 | 第19-22页 |
1.3 上述光催化反应器的优缺点 | 第22-23页 |
1.4 多相光催化微小反应器的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光催化液-固微小流化床反应器 | 第25-52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第25-2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1.3 实验设备 | 第26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26-29页 |
2.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7-29页 |
2.3 液-固微小流化床的光催化实验 | 第29-31页 |
2.4 Fe~(3+)/TiO_2/石英管内加入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 | 第31-39页 |
2.4.1 Fe~(3+)/TiO_2/石英管内加入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的光催化活性 | 第31-37页 |
2.4.2 Fe~(3+)/TiO_2/石英管内加入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的放大效应 | 第37-39页 |
2.5 石英管内加入Fe~(3+)/TiO_2/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 | 第39-46页 |
2.5.1 石英管内加入Fe~(3+)/TiO_2/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的光催化活性 | 第39-44页 |
2.5.2 石英管内加入Fe~(3+)/TiO_2/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的放大效应 | 第44-46页 |
2.6 Fe~(3+)/TiO_2/石英管内加入Fe~(3+)/TiO_2/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 | 第46-49页 |
2.6.1 Fe~(3+)/TiO_2/石英管内加入Fe~(3+)/TiO_2/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的光催化活性 | 第46-48页 |
2.6.2 Fe~(3+)/TiO_2/石英管内加入Fe~(3+)/TiO_2/玻璃珠的微小流化床在Xe灯与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的对比 | 第48-49页 |
2.7 光催化微小流化床反应器与微反应器和宏观流化床反应器的对比 | 第49-51页 |
2.8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光催化气-液微小鼓泡塔反应器 | 第52-84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第52-5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52-53页 |
3.1.3 实验设备 | 第53页 |
3.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53-54页 |
3.3 辐射通量的测量 | 第54-56页 |
3.4 新型气体分布器 | 第56-57页 |
3.5 微小鼓泡塔内微气泡的特征 | 第57-60页 |
3.6 微小鼓泡塔的光催化实验 | 第60-61页 |
3.7 辐射模型 | 第61-72页 |
3.7.1 初始辐射通量密度q0,in的计算 | 第61-65页 |
3.7.2 石英管前半段辐射通量密度的分布 | 第65-68页 |
3.7.3 石英管后半段辐射通量密度的分布 | 第68-72页 |
3.8 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72-74页 |
3.9 微小鼓泡塔光催化反应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第74-82页 |
3.9.1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降解率和动力学参数 | 第74-77页 |
3.9.2 Re_G和Re_L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 第77-79页 |
3.9.3 气含率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第79-80页 |
3.9.4 气体分布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80-81页 |
3.9.5 量子效率 | 第81-82页 |
3.10 小结 | 第82-8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4-87页 |
4.1 结论 | 第84-86页 |
4.2 建议 | 第86-87页 |
符号说明 | 第87-91页 |
变量符号 | 第87-89页 |
希腊字符 | 第89-90页 |
无量纲数群 | 第90页 |
下标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