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 第12-13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工业区位论 | 第16页 |
2.2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6-17页 |
2.3 区域梯度转移理论 | 第17-18页 |
2.4 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18-19页 |
2.5 区域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3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发展现状 | 第20-28页 |
3.1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概况 | 第20-24页 |
3.1.1 产业发展规模大 | 第20页 |
3.1.2 产业集中度较低 | 第20-22页 |
3.1.3 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第22页 |
3.1.4 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地区发展差异大 | 第22-24页 |
3.2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发展特点与挑战 | 第24-27页 |
3.2.1 东北地区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3.2.2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发展特点 | 第25-26页 |
3.2.3 东北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东北装备制造业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43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4.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28页 |
4.1.2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计算步骤 | 第28-29页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第29-33页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0页 |
4.2.2 指标的选取与体系构建说明 | 第30-33页 |
4.2.3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3-42页 |
4.3.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处理数据 | 第33-37页 |
4.3.2 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 | 第37-39页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发展对策建议 | 第43-49页 |
5.1 发挥东北区域内外比较优势,挖掘老工业基地潜能 | 第43-44页 |
5.2 转变政府职能,创建区域自由化产业运行秩序 | 第44-45页 |
5.3 深化东北国企改革,鼓励混合所有制的有序发展 | 第45-46页 |
5.4 利用区域溢出效应,提升产业创新水平 | 第46页 |
5.5 优化进出口结构,建立知名品牌 | 第46-47页 |
5.6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逐步完成产业集群升级 | 第47-49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