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种植机械论文--播种机论文

双列交错勺带式马铃薯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引言第15-31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1.2 马铃薯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第17-18页
    1.3 国内外马铃薯精量排种器研究现状第18-27页
        1.3.1 国外马铃薯精量排种器研究现状第18-23页
        1.3.2 国内马铃薯精量排种器研究现状第23-27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7-29页
        1.4.1 课题来源第27页
        1.4.2 内容与方法第27-29页
    1.5 技术路线第29-31页
2 马铃薯种薯物料特性测定研究第31-43页
    2.1 试验材料第31页
    2.2 马铃薯基础物理特性测定第31-35页
        2.2.1 马铃薯几何特性测定第31-33页
        2.2.2 马铃薯质量及密度测定第33-34页
        2.2.3 马铃薯含水率测定第34-35页
    2.3 马铃薯摩擦特性测定第35-39页
        2.3.1 马铃薯静摩擦系数测定第36-37页
        2.3.2 马铃薯内摩擦角测定第37-38页
        2.3.3 马铃薯自然休止角测定第38-39页
    2.4 马铃薯力学特性测定第39-42页
        2.4.1 马铃薯刚度系数测定第39-41页
        2.4.2 马铃薯弹性模量测定第41-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双列交错勺带式精量排种器关键部件优化设计与分析第43-55页
    3.1 设计优化原则第43页
    3.2 排种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第43-45页
        3.2.1 主要结构第43-44页
        3.2.2 工作原理第44-45页
    3.3 关键部件结构优化设计第45-54页
        3.3.1 双勺交错排种总成第45-48页
        3.3.2 主动驱动总成第48-51页
        3.3.3 振动清种装置第51-53页
        3.3.4 充种箱体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4 基于离散元素法的马铃薯精量排种器充种性能仿真模拟分析第55-67页
    4.1 离散元素法理论及应用第55-58页
        4.1.1 离散元素法基本原理与力学模型第55-56页
        4.1.2 离散元素法在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第56-57页
        4.1.3 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应用第57-58页
    4.2 充种舀取过程动力学分析第58-60页
    4.3 EDEM虚拟仿真模型建立第60-63页
        4.3.1 排种器模型建立第60-61页
        4.3.2 马铃薯种薯离散元模型建立第61页
        4.3.3 其他参数设定第61-63页
    4.4 EDEM虚拟充种过程仿真第63-64页
    4.5 EDEM单因素虚拟充种性能试验第64-65页
    4.6 马铃薯精量排种器样机试制第65-66页
    4.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马铃薯精量排种器投种性能分析与试验第67-74页
    5.1 马铃薯种薯导种投送机理研究第67-69页
    5.2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投种轨迹测定试验研究第69-73页
        5.2.1 投种性能试验台搭建第69-70页
        5.2.2 试验材料与条件第70-71页
        5.2.3 试验轨迹处理与分析第71-73页
    5.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马铃薯精量排种器台架性能试验第74-96页
    6.1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74-78页
        6.1.1 试验材料第74页
        6.1.2 试验设备第74-76页
        6.1.3 因素及性能指标确定第76-78页
    6.2 排种性能试验第78-95页
        6.2.1 单因素试验第78-89页
        6.2.2 多因素试验第89-95页
    6.3 本章小结第95-96页
7 马铃薯精量播种装置配置设计与田间试验第96-110页
    7.1 整机配置要求第96页
    7.2 整机总体结构及技术参数第96-97页
    7.3 关键部件选型配套第97-102页
        7.3.1 开沟器第97-99页
        7.3.2 覆土器第99页
        7.3.3 镇压轮第99页
        7.3.4 排肥器第99-100页
        7.3.5 肥箱第100-102页
    7.4 田间性能试验第102-109页
        7.4.1 试验条件第102-103页
        7.4.2 试验材料及设备第103页
        7.4.3 田间性能试验测定结果第103-109页
    7.5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0-113页
    8.1 结论第110-111页
    8.2 创新点第111页
    8.3 展望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牡丹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及弹尾目等节跳科昆虫系统分类
下一篇:微创外科技术建立小型猪肾衰竭模型及干预RAAS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