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杀菌剂论文

丙硫唑抗菌谱及其增效减量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及缩略说明表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 丙硫唑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1 理化性质第11页
        1.2 合成路线第11-12页
        1.3 毒性第12-13页
    2 水稻纹枯病及其防治现状第13-17页
        2.1 病原物特征第13-14页
        2.2 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第14-16页
        2.3 防治现状第16-17页
    3 小麦赤霉病及其防治现状第17-23页
        3.1 发病症状第18页
        3.2 病原物及侵染规律第18-20页
        3.3 防治现状第20-23页
第二章 丙硫唑抗菌谱及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增效作用研究第23-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32页
        1.1 供试菌株第24页
        1.2 供试试剂第24页
        1.3 培养基第24页
        1.4 抗菌谱的测定方法第24-26页
        1.5 丙硫唑对水稻纹枯病菌抗菌活性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1.6 丙硫唑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增效作用的测定方法第27-30页
        1.7 丙硫唑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对小麦赤霉病菌增效作用的测定方法第30-31页
        1.8 丙硫唑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对油菜菌核病菌增效作用的测定方法第31-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45页
        2.1 抗菌谱第32-33页
        2.2 丙硫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抗菌活性第33-42页
        2.3 丙硫唑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增效作用第42-44页
        2.4 丙硫唑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对小麦赤霉病菌增效作用第44-45页
        2.5 丙硫唑与其他杀菌剂混用对油菜菌核病菌增效作用第45页
    3 结论第45-47页
第三章 丙硫唑及其与嘧菌酯增效混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第47-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1页
        1.1 供试药剂第48页
        1.2 供试培养基第48页
        1.3 含药平板的制备及浓度设置第48-50页
        1.4 田间试验药剂设计第50页
        1.5 施药时期及试验地概况第50页
        1.6 调查内容与方法第50-51页
        1.7 数据处理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4页
        2.1 丙硫唑与嘧菌酯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活性第51-52页
        2.2 10%丙硫唑SC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第52-53页
        2.3 10%丙硫唑·嘧菌酯(5:1)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第53-54页
    3 结论第54-55页
第四章 丙硫唑及其与叶菌唑增效混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应用技术研究第55-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61页
        1.1 供试菌株及小麦品种第56页
        1.2 供试药剂及培养基第56页
        1.3 几种复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活性比较方法第56-60页
        1.4 田间药效试验第60-6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1-67页
        2.1 几种复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活性比较第61-64页
        2.2 田间药效试验第64-67页
    3 结论第67-69页
全文小结第69-71页
本文创新点第71-73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茬麦田除草剂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的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呋虫胺的环境行为及在麦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