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1 文献法 | 第12页 |
1.4.2 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1.5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5.1 老龄化 | 第12-13页 |
1.5.2 养老 | 第13页 |
1.5.3 养老模式 | 第13-14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2.1 农村养老模式 | 第15-16页 |
2.2 农村养老满意度 | 第16页 |
2.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6-19页 |
3 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地区的养老实践 | 第19-25页 |
3.1 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3.1.1 我国古代养老保障思想及实践 | 第19-20页 |
3.1.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 第20-23页 |
3.2 发达地区的养老实践 | 第23-25页 |
3.2.1 广东模式 | 第23-24页 |
3.2.2 上海模式 | 第24-25页 |
4 涟水县农村养老现状 | 第25-39页 |
4.1 涟水县基本情况及农村老龄人口现状 | 第25-26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4.1.2 老龄人口现状 | 第26页 |
4.2 涟水县农村养老模式 | 第26-28页 |
4.2.1 家庭养老模式现状 | 第26-27页 |
4.2.2 社会养老模式现状 | 第27-28页 |
4.2.3 集体养老模式现状 | 第28页 |
4.3 涟水县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4.3.1 家庭养老问题重重 | 第28-29页 |
4.3.2 社会养老有待完善 | 第29-30页 |
4.3.3 集体养老单一落后 | 第30-31页 |
4.4 涟水县农村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4.4.1 传统观念逐渐淡化 | 第31页 |
4.4.2 经济发展普遍落后 | 第31-32页 |
4.4.3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 第32页 |
4.5 涟水县高沟镇农村养老模式调查 | 第32-39页 |
4.5.1 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4.5.2 确定样本 | 第33-35页 |
4.5.3 数据整理分析 | 第35-39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9-43页 |
5.1 结论 | 第39-40页 |
5.1.1 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 第39页 |
5.1.2 农村弱势群体众多 | 第39页 |
5.1.3 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 第39页 |
5.1.4 机构养老发展滞后 | 第39-40页 |
5.1.5 居家养老名不副实 | 第40页 |
5.1.6 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 第40页 |
5.2 建议 | 第40-43页 |
5.2.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 第40-41页 |
5.2.2 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 第41页 |
5.2.3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 第41页 |
5.2.4 鼓励发展机构养老 | 第41页 |
5.2.5 积极推进居家养老 | 第41-42页 |
5.2.6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附件1: 高沟镇农村养老模式现状的调查问卷 | 第47-51页 |
附件2: 访问提纲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