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10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第五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内关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国外关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 第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1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区位理论 | 第15页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三、生命周期理论 | 第16页 |
四、地域分异理论 | 第16页 |
五、系统性理论 | 第16-17页 |
六、市场营销理论 | 第17页 |
第二节 文化旅游资源概念及开发研究 | 第17-21页 |
一、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 第19-21页 |
(一) 历史文化价值 | 第19-20页 |
(二) 精神层面价值 | 第20页 |
(三) 社会方面价值 | 第20页 |
(四) 美学发展价值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马尾新城文化旅游资源的赋存现状 | 第21-27页 |
第一节 马尾新城概况 | 第21页 |
第二节 马尾新城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 第21-27页 |
一、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初见规模 | 第22页 |
二、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积淀深厚 | 第22页 |
三、“水”文化旅游资源条件优越 | 第22-23页 |
四、海丝文化旅游资源品牌领先 | 第23页 |
五、船政文化旅游资源新城特有 | 第23页 |
六、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奇观 | 第23-24页 |
七、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 第24页 |
八、侨乡文化旅游资源区域独特 | 第24页 |
九、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内含精华 | 第24页 |
十、新城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 第24-27页 |
第四章 马尾新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 | 第27-35页 |
第一节 马尾新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 第27-28页 |
一、交通便利 | 第27页 |
二、基础设施完善 | 第27页 |
三、气候环境优良 | 第27页 |
四、对台优势明显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马尾新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29页 |
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新城自身建设的需要 | 第28页 |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新城产业转型的需求 | 第28-29页 |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新城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 第29页 |
第三节 马尾新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政策法规保障 | 第29页 |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上可行 | 第29-30页 |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内部条件具备 | 第30页 |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外部条件改善 | 第30-31页 |
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已积累 | 第31页 |
第四节 马尾新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瓶颈 | 第31-35页 |
一、新城建设涉及多方利益,开发缺乏统一步调 | 第31-32页 |
二、区位独特优势发挥受限 | 第32页 |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 | 第32-33页 |
四、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 | 第33页 |
五、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 | 第33页 |
六、市场化程度不高 | 第33-35页 |
第五章 马尾新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 | 第35-41页 |
第一节 做好政策与机制上的保障,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良性开发 | 第35页 |
第二节 高起点规划,打造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基础平台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整合新城文化资源,构建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 | 第36-39页 |
一、打造海岛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度假圣地 | 第37页 |
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 第37页 |
三、打造船政文化城产业基地 | 第37-38页 |
四、打造“两马”文化旅游资源精品线路 | 第38-39页 |
第四节 改善软硬件实力,促进文化旅游资源高效开发 | 第39-41页 |
第六章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 第41-47页 |
第一节 深入贯彻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新城文化旅游发展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注重项目带动,促进新城旅游目的地建设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实施一体化战略,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大发展 | 第43页 |
第四节 完善旅游管理体制,规范开发的内外部环境 | 第43-44页 |
第五节 加快体制创新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 第44-45页 |
第六节 建立为旅游宣传和推广服务的现代信息咨询体系 | 第45-47页 |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