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化改性茶叶对铅和次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1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 第13-14页 |
1.1.2 染料废水的危害 | 第14页 |
1.2 重金属废水和染料废水的处理 | 第14-16页 |
1.2.1 溶剂萃取法 | 第14页 |
1.2.2 膜分离技术 | 第14-15页 |
1.2.3 化学沉淀法 | 第15页 |
1.2.4 光催化氧化法 | 第15页 |
1.2.5 吸附法 | 第15-16页 |
1.3 吸附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1.3.1 吸附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1.3.2 吸附作用 | 第16-17页 |
1.3.3 吸附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3.4 常见吸附材料 | 第18-20页 |
1.3.5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20页 |
1.3.6 吸附等温线模型 | 第20-22页 |
1.4 茶叶概述及其研究应用进展 | 第22-23页 |
1.4.1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22页 |
1.4.2 我国的茶叶现状 | 第22页 |
1.4.3 茶叶吸附废水中重金属和染料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3-26页 |
1.5.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5.3 课题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茶叶材料 | 第26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1 制备碱化改性茶叶的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2 静态吸附实验方法 | 第28页 |
2.3 铅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28-30页 |
2.3.1 铅反应贮备液的配制 | 第28-29页 |
2.3.2 铅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页 |
2.3.4 铅样品的测定 | 第29-30页 |
2.4 次甲基蓝的测定 | 第30-31页 |
2.4.1 次甲基蓝反应贮备液的配制 | 第30页 |
2.4.2 次甲基蓝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0页 |
2.4.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0-31页 |
2.4.4 次甲基蓝样品的测定 | 第31页 |
2.5 吸附剂表征方法 | 第31-33页 |
2.5.1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1页 |
2.5.2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1-32页 |
2.5.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第3章 茶叶的碱化改性及其理化性质表征 | 第33-38页 |
3.1 碱化改性茶叶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 茶叶碱化改性前后色泽的变化 | 第34页 |
3.3 茶叶碱化改性前后比表面积的变化 | 第34-35页 |
3.4 茶叶碱化改性前后SEM的变化 | 第35页 |
3.5 茶叶碱化改性前后红外光谱FT-IR的变化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碱化改性茶叶吸附铅的性能研究 | 第38-45页 |
4.1 p 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4.5 竞争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碱化改性茶叶吸附铅的机理研究 | 第45-56页 |
5.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5-49页 |
5.1.1 吸附qt-t关系曲线 | 第45-46页 |
5.1.2 吸附动力学模拟 | 第46-49页 |
5.2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9-53页 |
5.2.1 吸附等温线 | 第49-51页 |
5.2.2 吸附热力学参数 | 第51-53页 |
5.3 吸附前后表征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3.1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3页 |
5.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碱化改性茶叶吸附次甲基蓝的性能研究 | 第56-63页 |
6.1 溶液初始p H值的影响 | 第56-57页 |
6.2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6.3 次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6.4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59-60页 |
6.5 竞争离子的影响 | 第60-6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7章 碱化改性茶叶吸附次甲基蓝的机理研究 | 第63-72页 |
7.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3-66页 |
7.1.1 吸附qt-t关系曲线 | 第63页 |
7.1.2 吸附动力学模拟 | 第63-66页 |
7.2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66-68页 |
7.2.1 吸附等温线 | 第66-68页 |
7.2.2 吸附热力学参数 | 第68页 |
7.3 吸附前后表征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7.3.1 扫描电镜分析 | 第68-69页 |
7.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69-70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8.1 结论 | 第72-73页 |
8.2 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