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商业街区景观营造初探--以宁波恒茂商业中心景观设计为例
插图清单 | 第1-9页 |
致谢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绪言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完善现有商业街区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推动城市综合效益的提高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现状问题解析 | 第17-19页 |
街区空间结构问题 | 第17页 |
建筑界面设计问题 | 第17页 |
商业业态问题 | 第17-18页 |
绿化景观问题 | 第18页 |
公共艺术设计问题 | 第18页 |
无障碍设计问题 | 第18页 |
缺乏统一管理机制 | 第18-19页 |
3 高密度商业街区景观营造典型案例分析 | 第19-43页 |
·案例一:日本六本木新城(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 | 第19-22页 |
·屋顶花园 | 第20页 |
·中心花园 | 第20-21页 |
·标志性雕塑与文化设施 | 第21页 |
·露天广场 | 第21-22页 |
·内部中庭 | 第22页 |
·周边环境 | 第22页 |
·案例二:上海大拇指商业广场(片区型商业) | 第22-28页 |
·空间尺度 | 第23-24页 |
·节点处理 | 第24-25页 |
·空间界面设计 | 第25-26页 |
·空间序列 | 第26-28页 |
·案例三:宁波和义大道(特色商业街) | 第28-31页 |
·丰富的历史遗存 | 第29-30页 |
·前卫的时尚风情 | 第30页 |
·强大的商业优势 | 第30-31页 |
·案例四:上海思南公馆(老街区改造型商业) | 第31-37页 |
·历史沿革 | 第31-32页 |
·规划布局 | 第32-33页 |
·整体设计风格 | 第33-35页 |
·文化底蕴 | 第35-36页 |
·特色的景观 | 第36-37页 |
·高密度商业街区景观营造法则 | 第37-43页 |
·景观设计导则 | 第38-40页 |
·景观设计要素 | 第40-43页 |
4 设计实践:宁波恒茂商业中心景观设计 | 第43-52页 |
·项目概况 | 第43-44页 |
·区位 | 第43页 |
·气候 | 第43-44页 |
·现状分析 | 第44-45页 |
·设计依据 | 第45页 |
·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生态性原则 | 第45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45页 |
·功能性原则 | 第45-46页 |
·艺术性原则 | 第46页 |
·景观设计构想 | 第46-48页 |
·功能分区 | 第48-49页 |
·中心景观区 | 第48页 |
·商业娱乐休闲区 | 第48页 |
·入口景观区 | 第48页 |
·城市园林景观区 | 第48-49页 |
·植物种植设计 | 第49-51页 |
·高密度商业街区景观营造法则的运用 | 第51-52页 |
5 感悟和期望 | 第52-54页 |
·感悟 | 第52-53页 |
·期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个人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