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课题的提出与前人研究进展 | 第11-24页 |
| 1 引言 | 第11-12页 |
| 2 CRY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2.1 CRY的发现 | 第12页 |
| 2.2 CRY的分子结构 | 第12-13页 |
| 2.3 CRY在细胞中的定位 | 第13页 |
| 2.4 CRY的功能 | 第13-14页 |
| 2.5 CRY的信号转导 | 第14-16页 |
| 3 花青素苷的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3.1 花青素苷的结构及种类 | 第16页 |
| 3.2 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 | 第16-18页 |
| 3.3 花青素苷的合成调控 | 第18页 |
| 3.4 CRY与花青素合成的关系 | 第18-19页 |
| 4 amiRNA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4.1 amiRNA的发展背景 | 第19-20页 |
| 4.2 amiRNA的沉默原理 | 第20-21页 |
| 4.3 amiRNA的沉默优势 | 第21-22页 |
| 4.4 amiRNA的应用 | 第22页 |
| 5 本课题的目标与意义 | 第22-24页 |
| 二、草莓FaCRYs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4-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 1.1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 1.2 试剂和试剂盒 | 第24页 |
| 1.3 工程菌株 | 第24-25页 |
| 1.4 载体 | 第25页 |
| 1.5 试验方法 | 第25-29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 2.1 RNA的提取结果 | 第29页 |
| 2.2 FaCRY1、FaCRY2基因片段的扩增和基因序列分析 | 第29-31页 |
| 3 讨论 | 第31-32页 |
| 三、amiRcrys载体构建及植株转化鉴定 | 第32-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41页 |
| 1.1 试剂和试剂盒 | 第33页 |
| 1.2 工程菌株 | 第33页 |
| 1.3 载体 | 第33页 |
| 1.4 amiRcrys载体构建 | 第33-38页 |
| 1.5 草莓的遗传转化 | 第38-41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 2.1 amiRcrys载体构建 | 第41-43页 |
| 2.2 草莓的遗传转化 | 第43-45页 |
| 3 讨论 | 第45-48页 |
| 四、FaCRYs基因对草莓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 | 第48-5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 1.1 材料 | 第48-49页 |
| 1.2 方法 | 第49-5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 2.1 amiRNA对靶基因的沉默效率 | 第51-52页 |
| 2.2 花青素苷含量测定 | 第52-53页 |
| 2.3 花青素苷合成相关基因的qRT-PCR | 第53-55页 |
| 3 讨论 | 第55-57页 |
| 3.1 amiRNA的沉默效率 | 第55页 |
| 3.2 FaCRYs基因对草莓花青素苷合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 3.3 FaCRYs基因对花青素苷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6-57页 |
| 4 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75页 |
| 1 主要试剂配制 | 第70-72页 |
| 2 主要使用仪器 | 第72页 |
| 3 试剂盒使用方法 | 第72-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