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

ABS/PMMA共混体系增韧改性研究

摘要第1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18-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2页
    1.1 引言第20-21页
    1.2 聚合物增韧改性基础第21-27页
        1.2.1 弹性体增韧第21-24页
        1.2.2 核壳改性剂增韧第24-25页
        1.2.3 刚性粒子增韧第25-27页
    1.3 聚合物增韧改性的影响因素第27-33页
        1.3.1 外部因素的影响第27-29页
        1.3.2 内部因素的影响第29-33页
    1.4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计算机模拟第33-36页
    1.5 ABS/PMMA共混体系第36-39页
        1.5.1 ABS/PMMA共混体系概述第36-37页
        1.5.2 ABS/PMMA共混体系改性研究现状第37-39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第39-42页
第二章 共混工艺参数优化及共混顺序对ABS/PMMA性能的影响第42-68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实验部分第43-47页
        2.2.1 实验材料第43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43页
        2.2.3 材料制备第43-44页
        2.2.4 分析测试第44-45页
        2.2.5 实验设计第45-4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7-65页
        2.3.1 冲击强度的方差与响应面分析第48-51页
        2.3.2 表面光泽度的方差与响应面分析第51-54页
        2.3.3 共混工艺参数优化第54-56页
        2.3.4 共混顺序对相容性的影响第56-58页
        2.3.5 共混顺序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第58-61页
        2.3.6 共混顺序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第61-64页
        2.3.7 共混顺序对表面光泽度的影响第64-65页
    2.4 小结第65-68页
第三章 橡胶粒径对ABS/PMMA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第68-82页
    3.1 引言第68页
    3.2 实验部分第68-70页
        3.2.1 实验材料第68-69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69页
        3.2.3 材料制备第69页
        3.2.4 分析测试第69-70页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0-81页
        3.3.1 橡胶颗粒对ABS/PMMA韧性的影响第70-75页
        3.3.2 橡胶颗粒对ABS/PMMA/MBS韧性的影响第75-79页
        3.3.3 橡胶颗粒对表面光泽度的影响第79-81页
    3.4 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nano-SiO_2对ABS/PMMA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第82-108页
    4.1 引言第82-83页
    4.2 nano-SiO_2在共混合金中的相分布第83-87页
        4.2.1 实验部分第83-84页
        4.2.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84-87页
    4.3 界面形态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7-106页
        4.3.1 实验部分第87-89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89-106页
    4.4 小结第106-108页
第五章 ABS/PMMA/nano-SiO_2共混体系拉伸断裂行为模拟第108-124页
    5.1 引言第108-109页
    5.2 实验部分第109页
        5.2.1 实验材料第109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109页
        5.2.3 材料制备第109页
        5.2.4 分析测试第109页
    5.3 ABS/PMMA有限元模型与计算方法第109-115页
        5.3.1 均匀化理论第110-111页
        5.3.2 Surface-based cohesive方法第111-113页
        5.3.3 模型建立第113-115页
    5.4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115-122页
        5.4.1 ABS/PMMA的细观模拟分析第115-118页
        5.4.2 ABS/PMMA/nano-SiO_2的细观模拟分析第118-122页
    5.5 小结第122-12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24-128页
    6.1 结论第124-126页
    6.2 创新点第126-127页
    6.3 展望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0-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English Paper第146-173页
附表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效应:历史、逻辑与实证
下一篇:(氯代)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气相氧化反应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