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0-12页 |
·国外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国内发展动态 | 第11-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混凝土搅拌站主要工艺部分设计 | 第14-24页 |
·总体工艺流程设计 | 第14-15页 |
·配料系统的工艺流程及结构组成 | 第15-18页 |
·配料系统的工艺流程 | 第15-16页 |
·配料系统的结构 | 第16-18页 |
·加冰冷却系统的工艺方法与结构设计 | 第18-23页 |
·水化热问题对混凝土的不良影响 | 第18-19页 |
·消除水化热的方式 | 第19-21页 |
·加冰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24-34页 |
·控制系统总体系统方案设计 | 第24页 |
·控制系统主要硬件设备 | 第24-26页 |
·S7-300 PLC介绍 | 第24-25页 |
·西门子变频器MM440 | 第25-26页 |
·ET200M从站 | 第26页 |
·西门子触摸屏TP900 Comfort | 第26页 |
·PROFIBUS-DP现场总线通信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PID控制算法在控制系统的运用 | 第27-29页 |
·PID控制的原理 | 第27-28页 |
·PID控制算法在配料系统和加冰冷却系统中的运用 | 第28-29页 |
·配料系统控制流程设计 | 第29-31页 |
·加冰冷却系统控制流程设计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与软件设计 | 第34-66页 |
·TIA Portal软件在硬件组态与软件设计中的运用 | 第34-35页 |
·系统的硬件设备与网络组态 | 第35-40页 |
·组态主站过程 | 第35-36页 |
·组态ET200M从站过程 | 第36-37页 |
·组态变频器MM440从站 | 第37-38页 |
·HMI面板的组态 | 第38-39页 |
·PROFIBUS网络整体结构 | 第39-40页 |
·PLC程序设计 | 第40-55页 |
·PLC变量的设置与分配 | 第40-43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43-46页 |
·GRAPH函数块程序设计 | 第46-50页 |
·FC功能块程序 | 第50-53页 |
·OB35循环中断组织块中的PID控制程序 | 第53-55页 |
·人机界面设计 | 第55-60页 |
·生产过程监控和控制功能设计 | 第55-57页 |
·用户登录管理功能设计 | 第57-58页 |
·配方管理功能设计 | 第58-60页 |
·程序的仿真调试运行 | 第60-64页 |
·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 | 第60-61页 |
·具体程序仿真调试过程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模糊PID控制在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 第66-78页 |
·模糊控制系统 | 第66页 |
·模糊PID控制两种方案 | 第66-68页 |
·传统PID控制的缺陷 | 第66-67页 |
·串联模糊PID控制 | 第67-68页 |
·并联模糊PID控制 | 第68页 |
·串联模糊PID控制在加冰冷却过程中的性能仿真 | 第68-73页 |
·模糊规律的构建 | 第68-72页 |
·仿真系统的搭建 | 第72页 |
·仿真结果对比 | 第72-73页 |
·并联模糊PID控制在配料过程中的性能仿真 | 第73-76页 |
·模糊规律的构建 | 第73-75页 |
·仿真系统的搭建 | 第75-76页 |
·仿真结果对比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