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中药蒲及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临床研究第9-20页
 一、临床资料第9-13页
  (一)诊断标准第9-12页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第12-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病例来源及分组第13页
  (二)治疗方案第13-14页
  (三)观察指标第14页
  (四)疗效评定标准第14-15页
  (五)统计方法第15页
 三、结果与分析第15-20页
  (一)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第15-17页
  (二)治疗前后疗效性观察指标分析第17-19页
  (三)安全性检测第19-20页
讨论第20-31页
 一、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认识第20-21页
  (一)遗传因素第20页
  (二)神经精神因素第20-21页
  (三)免疫因素第21页
  (四)肠黏膜屏障第21页
 二、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第21-24页
  (一)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名的认识第21-22页
  (二)中医关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2-23页
  (三)中医治疗现状第23-24页
 三、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24-28页
  (一)方药组成及配伍意义第24-25页
  (二)中药功效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25-28页
 四、基础治疗及对照组药物的选择第28-29页
 五、疗效结果分析第29页
  (一)临床综合疗效分析第29页
  (二)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第29页
  (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第29页
  (四)单项症状疗效分析第29页
 六、中药蒲及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探讨第29-31页
  (一)调节免疫机制第29-30页
  (二)调节凝血机制第30页
  (三)抑制病原微生物第30页
  (四)促进创面愈合第30页
  (五)止泻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6页
综述第36-42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附录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发表论文第45-48页
详细摘要第48-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多元望诊信息提取及验证
下一篇: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毒瘀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