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临床研究 | 第9-14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9-10页 |
| (一)诊断标准 | 第9页 |
| (二)纳入标准 | 第9页 |
| (三)排除标准 | 第9页 |
| (四)剔除标准 | 第9-10页 |
| (五)脱落标准 | 第10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10页 |
| (二)分组方法 | 第10页 |
| (三)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第10页 |
| (四)治疗方案及操作规范 | 第10-11页 |
| (五)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第11-12页 |
| 三、统计方法 | 第12页 |
| 四、临床结果 | 第12-14页 |
| (一)三组治疗前后症状量化积分比较 | 第12-13页 |
| (二)三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 第13-14页 |
| 讨论 | 第14-25页 |
| 一、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14-16页 |
| (一)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病机及治则的认识 | 第14页 |
| (二)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证候分型的认识 | 第14-15页 |
| (三)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认识 | 第15-16页 |
| 二、西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16-17页 |
| (一)西医对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6-17页 |
| (二)西医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认识 | 第17页 |
| 三、对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第17-19页 |
| (一)艾灸对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认识 | 第17-18页 |
| (二)艾灸对脾肾两虛、湿注骨节型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认识 | 第18页 |
| (三)艾灸对肝肾亏虛、痰瘀交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认识 | 第18-19页 |
| 四、治疗方法作用机理讨论 | 第19-23页 |
| (一)温针灸法作用机理 | 第19-21页 |
| (二)隔姜灸法作用机理 | 第21-22页 |
| (三)隔药饼灸法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 五、临床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综述 | 第29-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附录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发表论文 | 第37-41页 |
| 详细摘要 | 第4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