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核壳结构CuO-Bi2O3@SiO2催化剂的制备及炔化性能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选择第13-25页
   ·引言第13页
   ·炔醛法合成1,4-丁炔二醇概述第13-16页
     ·1,4-丁炔二醇的性质与用途简介第13页
     ·1,4-丁炔二醇的合成与工艺简介第13-14页
     ·炔醛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低温液相反应中催化剂的失活研究第16-17页
     ·催化剂的烧结与胶粒的聚集第16页
     ·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的覆盖第16-17页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流失第17页
   ·核壳结构研究进展第17-23页
     ·核壳结构形成机理第17-18页
     ·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第18-19页
     ·二氧化硅为壳层的核壳结构研究进展第19-23页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表征第25-31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5-26页
     ·实验试剂第25-26页
     ·实验仪器第26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26-27页
     ·XRD表征第26页
     ·低温N_2物理吸附-脱附表征第26页
     ·TEM表征第26页
     ·原子吸收光谱第26-27页
     ·ICP表征第27页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27页
   ·1,4-丁炔二醇的定量分析第27-31页
     ·碘量法测定甲醛转化率第27-28页
     ·内标法测定1,4-丁炔二醇的收率第28-31页
第三章 甲醛乙炔化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第31-37页
   ·引言第31页
   ·实验部分第31-32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31-32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32页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5页
     ·催化剂循环评价结果第32-33页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33页
     ·催化剂的TEM表征第33-34页
     ·反应液中活性组分残留量分析结果第34-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核壳结构CuO-Bi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炔化性能第37-43页
   ·引言第37页
   ·实验部分第37-38页
     ·核壳结构CuO-Bi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37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37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催化剂的TEM表征第38页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38-39页
     ·催化剂的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第39-40页
     ·催化剂的评价结果第40-41页
     ·反应液中活性组分残留量分析结果第41-42页
     ·反应后催化剂的TEM表征第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不同壳层厚度核壳结构CuO-Bi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炔化性能第43-49页
   ·引言第43页
   ·实验部分第43-44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43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43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47页
     ·催化剂的TEM表征第44页
     ·催化剂的XRD表征第44-45页
     ·催化剂的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第45-46页
     ·催化剂评价结果第46-47页
   ·小结第47-4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引言第49页
   ·工作总结第49-50页
   ·论文的创新性第50页
   ·后续工作设想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1-62页
承诺书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锡硅、锡铝复合氧化物
下一篇:三苯胺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