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1 REG3α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REG3α的发现和分类 | 第9页 |
| ·REG3α的分布和表达部位 | 第9-10页 |
| ·REG3α与疾病 | 第10-12页 |
| 2 肝癌 | 第12页 |
| 3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第12-14页 |
| 前言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鼠源REG3A和REG3A二聚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纯化 | 第15-28页 |
| 1 试剂材料 | 第15-16页 |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 ·试剂配制 | 第15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15-16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16-22页 |
| ·REG3α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16-19页 |
| ·REG3α二聚体的表达和纯化 | 第19-22页 |
| 3 结果 | 第22-27页 |
| ·获取REG3α目的基因 | 第22页 |
| ·重组质粒pwPICZalphα-REG3α的鉴定 | 第22-23页 |
| ·重组蛋白REG3α的鉴定 | 第23页 |
| ·重组蛋白REG3α的纯化 | 第23-24页 |
| ·重组质粒pwPICZalpha-REG3α二聚体的鉴定结果 | 第24-25页 |
| ·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REG3α二聚体 | 第25-26页 |
| ·重组蛋白REG3α二聚体的纯化 | 第26-27页 |
| ·BCA法测定的重组蛋白REG3α和REG3α二聚体的浓度 | 第27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鼠源REG3A和REG3A二聚体的体外毒性研究 | 第28-35页 |
| 1 试剂材料 | 第28-29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 ·试剂配制 | 第28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8-29页 |
| ·试验药物 | 第29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 ·细胞 | 第29-30页 |
| ·细胞培养板模型建立 | 第30页 |
| ·药物的细胞毒性测定 | 第30-31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1页 |
| 3 结果 | 第31-33页 |
| ·药物对人正常肝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 | 第31-32页 |
| ·药物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 | 第32页 |
| ·药物对人肝癌细胞的半数有效浓度 | 第32-33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鼠源REG3A和REG3A二聚体的体内毒性研究 | 第35-49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 ·试验动物及饲料 | 第35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35-41页 |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35-38页 |
| ·慢性性毒性试验 | 第38-41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1页 |
| 3 结果 | 第41-47页 |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41-43页 |
| ·蓄积性毒性试验 | 第43-47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鼠源REG3A和REG3A二聚体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 第49-54页 |
| 1 试剂材料 | 第49页 |
| ·细胞 | 第49页 |
| ·动物 | 第49页 |
| ·试验药物 | 第49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49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 ·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 ·动物分组和给药 | 第49-50页 |
| ·观察裸鼠一般体征情况和成瘤情况 | 第50页 |
| ·移植瘤体积、重量及瘤重抑瘤率 | 第50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0页 |
| 3 结果 | 第50-53页 |
| ·裸鼠生长状况的观察 | 第50页 |
| ·裸鼠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 第50-51页 |
| ·裸鼠脏器指数测定结果 | 第51-52页 |
| ·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测定结果 | 第52-53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53-54页 |
|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Abstract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