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29页 |
·课题背景 | 第13-15页 |
·量子密钥分配技术及编码协议 | 第15-22页 |
·量子密钥分配技术 | 第15-20页 |
·量子密钥编码协议 | 第20-22页 |
·国内外自由空间运动平台光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2 量子密钥分配中的偏振基矢 | 第29-65页 |
·量子密钥分配中的光路系统 | 第29-36页 |
·量子密钥分配光路 | 第29-33页 |
·偏振基矢检测信标光路 | 第33-36页 |
·偏振光的空间姿态传递 | 第36-51页 |
·偏振光的姿态传递过程 | 第36-38页 |
·偏振光的镀膜界面分析 | 第38-42页 |
·偏振光的方位角变化 | 第42-46页 |
·透镜对偏振光的影响 | 第46-47页 |
·大气对偏振光的影响 | 第47-51页 |
·偏振基矢角的检测 | 第51-60页 |
·Malus定律的椭偏光应用 | 第51-52页 |
·偏振角度的检测方法 | 第52-55页 |
·正交信标光的姿态检测 | 第55-60页 |
·偏振基矢角的偏差对量子密钥分配中误码率的影响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3 运动平台方位-俯仰-滚转的三维姿态分析及传感过程 | 第65-97页 |
·运动平台的三维姿态 | 第65-73页 |
·三维姿态测量中的场矢量 | 第73-74页 |
·二维面光电探测器的功能及三维姿态测量原理 | 第74-83页 |
·二维PSD探测器进行三维姿态测量 | 第83-95页 |
·横向光电效应 | 第84-87页 |
·点光源照射下电极电流及位置计算 | 第87-92页 |
·光斑模式及电势场分布 | 第92-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4 信标三维姿态测量及信号处理 | 第97-119页 |
·三维姿态测量中的传感器及附加实验部件 | 第97-101页 |
·二维PSD探测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97-98页 |
·光功率和能量计 | 第98-99页 |
·附加实验部件 | 第99-101页 |
·光电导式传感器的噪声及分析 | 第101-104页 |
·三维姿态测量及验证 | 第104-112页 |
·位置测量实验 | 第104-107页 |
·偏振测量实验 | 第107-109页 |
·三维姿态解耦实验 | 第109-112页 |
·基于形态学的滤波器设计 | 第112-117页 |
·形态学滤波运算 | 第112-114页 |
·交替混合型形态滤波及效果 | 第114-117页 |
·小结 | 第117-119页 |
5 运动平台运动特征及符号法控制策略 | 第119-147页 |
·信标初指向系统 | 第119-128页 |
·初指向用大负载电机转台 | 第121-122页 |
·惯性减震平台 | 第122-124页 |
·GPS互联指向 | 第124-128页 |
·运动平台的运动特征 | 第128-133页 |
·车载运动平台 | 第128-129页 |
·热气球运动平台 | 第129-132页 |
·机载运动平台 | 第132-133页 |
·初指向系统中的符号法控制策略 | 第133-142页 |
·初始条件及符号法判别 | 第134-140页 |
·二分法控制参数更新 | 第140-141页 |
·超调及超前补偿 | 第141-142页 |
·控制性能及效果 | 第142-145页 |
·小结 | 第145-147页 |
6 运动平台外场试验 | 第147-159页 |
·车载运动平台试验 | 第147-150页 |
·热气球运动平台试验 | 第150-154页 |
·机载运动平台试验 | 第154-157页 |
·小结 | 第157-159页 |
7 总结及展望 | 第159-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