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治疗学论文

恶性梗阻性黄疸不同姑息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英文缩略词第10-11页
前言第11-14页
资料与方法第14-18页
   ·临床资料第14-15页
     ·病例收集第14页
     ·诊断标准第14页
     ·纳入与排除标准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观察指标第15页
     ·手术方法第15页
     ·细菌分离鉴定第15-16页
     ·统计学方法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结果第18-23页
   ·基本情况第18页
   ·术前临床表现第18-19页
   ·手术情况及手术成功率第19页
   ·术后症状缓解及进一步治疗情况第19-20页
   ·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第20页
   ·胆汁培养第20-22页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第22页
   ·术后并发症第22-23页
讨论第23-28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危害及选择姑息性治疗的原因第23页
   ·姑息性治疗方法的选择第23-24页
     ·胆肠吻合术第23页
     ·ERCP术第23-24页
     ·PTCD/PTGD术第24页
   ·ERCP术与PTCD/PTGD术比较第24-26页
     ·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失败原因的分析第24页
     ·临床症状、肝功能缓解情况第24-25页
     ·术后住院时间第25页
     ·术后并发症的分析第25-26页
   ·胆汁培养第26-28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感染率上升第26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细菌谱第26页
     ·胆道感染的判断第26-27页
     ·导管相关性感染第27-28页
结论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综述第32-39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第39-40页
作者简介第40-41页
导师评阅表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胃癌中VEGF、VEGFR2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下一篇:诱导性胞嘧啶脱氨基酶表达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及BRAF突变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