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6页 |
| ·结构连续倒塌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结构连续倒塌的定义、成因和分类 | 第18-19页 |
| ·连续倒塌的定义 | 第18页 |
| ·连续倒塌的成因 | 第18-19页 |
| ·连续倒塌的分类 | 第19页 |
| ·国内外结构连续倒塌事件 | 第19-24页 |
| ·前人关于结构连续倒塌的研究概况 | 第24-2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26-34页 |
| ·概述 | 第26页 |
| ·结构两大类倒塌问题的关系 | 第26-27页 |
| ·结构侧向抗连续倒塌能力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构竖向抗连续倒塌能力分析方法 | 第28-33页 |
| ·概念设计法 | 第28页 |
| ·拉结构件法 | 第28-29页 |
| ·拆除构件法 | 第29-32页 |
| ·局部加强法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工程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第34-43页 |
| ·设计概况和结构特点 | 第34-36页 |
| ·结构设计指标综合分析 | 第36-42页 |
| ·周期与振型 | 第36-38页 |
| ·位移比 | 第38页 |
| ·楼层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 | 第38-39页 |
| ·楼层剪力、倾覆弯矩和剪重比 | 第39-40页 |
| ·刚重比 | 第40-41页 |
| ·层间刚度比 | 第41页 |
| ·楼层抗剪承载力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结构的侧向抗地震倒塌失效模式和分析 | 第43-64页 |
| ·引言 | 第43-44页 |
| ·静力推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 ·静力推覆分析的计算规定 | 第44页 |
| ·静力推覆分析的分析步骤 | 第44-46页 |
| ·MIDAS/GEN中静力推覆分析的实现 | 第46页 |
| ·结构基于Pushover的侧向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 | 第46-55页 |
| ·结构整体塑性铰发展情况 | 第47-49页 |
| ·①轴线(有剪力墙)边框架静力推覆分析 | 第49-50页 |
| ·⑥轴线(无剪力墙)内部框架静力推覆分析 | 第50-51页 |
| ·H轴线(有剪力墙)边框架静力推覆分析 | 第51-53页 |
| ·F轴线(无剪力墙)内部框架静力推覆分析 | 第53-55页 |
| ·结构的侧向抗地震倒塌性能评价 | 第55-63页 |
| ·性能点分析结果 | 第55-57页 |
| ·结构的抗震性能 | 第57-60页 |
| ·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评定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结构的竖向抗连续倒塌失效模式和分析 | 第64-89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竖向连续倒塌的分析工况和参数设置 | 第64-68页 |
| ·分析工况 | 第64-65页 |
| ·材料强度 | 第65页 |
| ·配筋数据 | 第65-67页 |
| ·破坏范围和破坏准则 | 第67-68页 |
| ·线性静力方法DCR分析 | 第68-83页 |
| ·底层柱失效工况 | 第68-74页 |
| ·第十五层柱失效工况 | 第74-79页 |
| ·顶层柱失效工况 | 第79-83页 |
| ·非线性静力方法的推覆分析 | 第83-87页 |
| ·塑性铰开展分布状态 | 第83-86页 |
| ·能力曲线(荷载系数-控制位移)的比较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 ·研究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