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概念阐述 | 第12-13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 | 第12页 |
| ·艺术馆的概念 | 第12-13页 |
| ·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设计概述 | 第17-29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概述 | 第17-23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背景 | 第17-18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及问题 | 第18-21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需求 | 第21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我国艺术馆发展概述 | 第23-26页 |
| ·我国艺术馆建设现状与分类 | 第23-24页 |
| ·艺术馆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的特殊性 | 第26-28页 |
| ·前沿性 | 第27页 |
| ·综合性 | 第27页 |
| ·互动性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实例分析 | 第29-42页 |
| ·选择案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29-30页 |
| ·实例选取意义 | 第29页 |
| ·实例选取依据 | 第29-30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实例分析 | 第30-39页 |
| ·北京今日美术馆 | 第30-33页 |
|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第33-35页 |
| ·韩美林艺术馆 | 第35-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的空间设计策略 | 第42-65页 |
| ·艺术馆的设计原则 | 第42-48页 |
| ·人性化原则 | 第43-44页 |
| ·市场化原则 | 第44-46页 |
| ·一体化的设计原则 | 第46-48页 |
| ·文化性原则 | 第48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空间设计的要素 | 第48-55页 |
| ·艺术馆的功能空间特性分析 | 第49-50页 |
| ·艺术馆的展示空间特性分析 | 第50-53页 |
| ·艺术馆的服务空间特性 | 第53-55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55-64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功能空间的设计策略 | 第55-60页 |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 第60-61页 |
| ·艺术馆交通空间的组织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的空间设计实践 | 第65-83页 |
| ·项目概述 | 第65-72页 |
| ·项目背景 | 第65-66页 |
| ·区位分析 | 第66-68页 |
| ·建设规模及功能 | 第68-70页 |
| ·艺术馆的建筑布局构成 | 第70-72页 |
| ·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馆功能空间的设计实践应用 | 第72-81页 |
| ·功能空间的立体分布 | 第72-77页 |
| ·公共空间的聚合组织 | 第77-80页 |
| ·交通空间的分流集聚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结语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图表目录 | 第87-91页 |
| 附录 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馆设计 | 第91-100页 |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