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高压差多层分注电控配水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石油油井注水技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油井井下无线通讯方案 | 第13-20页 |
·无线通信技术在油井的应用 | 第13页 |
·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13-14页 |
·声波通信 | 第14-15页 |
·声波通信原理 | 第15-16页 |
·声波换能器 | 第16-18页 |
·小涡轮发电模块 | 第18-19页 |
·油井井下无线通信可行性分析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油井井下数据有线传输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20-34页 |
·通讯电缆 | 第21-23页 |
·电缆的主要参数 | 第21-23页 |
·电缆供电通讯模拟实验 | 第23页 |
·温度传感器模块 | 第23-25页 |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第23-25页 |
·温度传感器接入电路 | 第25页 |
·井上井下通讯电路 | 第25-27页 |
·关键器件的选择 | 第25-27页 |
·电路图 | 第27页 |
·压力检测模块 | 第27-28页 |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第27-28页 |
·压力检测电路 | 第28页 |
·小型电动马达的选择 | 第28-33页 |
·电动机的功率 | 第28-29页 |
·正确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 第29页 |
·电动机型号确定 | 第29-31页 |
·电动马达控制流程图 | 第31-32页 |
·马达控制电路 | 第32页 |
·马达位置检测电路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PIC 单片机 | 第34-45页 |
·PIC 单片机的特点 | 第34页 |
·PIC 单片机的分类 | 第34-35页 |
·PIC18F 系列单片机特点 | 第35页 |
·PIC18F1220 优越的性能 | 第35-36页 |
·功耗管理模式 | 第35页 |
·灵活的振荡器结构 | 第35-36页 |
·PIC18F1220 新的核心功能主要特点 | 第36页 |
·PIC18F1220 的主要组成器件的参数 | 第36页 |
·时钟框图、串行通讯接口及OSCCON 寄存器 | 第36-39页 |
·PIC18F1220 引脚说明 | 第39-41页 |
·晶振/ 陶瓷谐振器工作原理 | 第41页 |
·复位电路 | 第41-43页 |
·PIC18F1220 连接电路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通信电机控制程序设计 | 第45-55页 |
·PIC 单片机程序设计 | 第45页 |
·程序头文件 | 第45-46页 |
·定义变量 | 第46-47页 |
·延时程序 | 第47-48页 |
·PIC18F1220 初始化 | 第48-51页 |
·TRISA | 第48页 |
·TRISB | 第48-49页 |
·LATA | 第49页 |
·INTCON | 第49-51页 |
·电机控制程序 | 第51-52页 |
·电机启动程序 | 第51页 |
·电机停机程序 | 第51-52页 |
·程序的调试 | 第52-53页 |
·基于MPLAB-IDE 的通信电机控制程序调试 | 第53-54页 |
·总体实验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Ⅰ异常高压差多层分注电控配水系统电路图 | 第60-61页 |
附录Ⅱ控制通信程序 | 第61-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