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阶岩质边坡稳定性及加固方案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国内外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多台阶岩质边坡的特点 | 第15页 |
·目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多台阶岩质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 第18-27页 |
·边坡岩体结构的分类 | 第18-19页 |
·块状岩体结构 | 第18页 |
·层状岩体结构 | 第18-19页 |
·碎裂岩体结构 | 第19页 |
·散体岩体结构 | 第19页 |
·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 | 第19-22页 |
·边坡岩体的变形方式 | 第19-20页 |
·岩质边坡的破坏类型 | 第20-22页 |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内部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外部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分析多台阶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 第27-37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步骤 | 第27页 |
·判定岩质边坡工作状态的标准 | 第27-29页 |
·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 | 第28-29页 |
·边坡稳定状态的判定 | 第29页 |
·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的计算原理 | 第29-33页 |
·简化Bishop法 | 第30-31页 |
·折线滑动法 | 第31-33页 |
·数值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3-36页 |
·FLAC~(3D)的计算原理 | 第34-35页 |
·FLAC~(3D)的求解流程 | 第35-36页 |
·FLAC~(3D)判定边坡稳定性的准则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多台阶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7-56页 |
·工程概况 | 第37-40页 |
·区域气象 | 第39页 |
·区域地质构造 | 第39页 |
·地层岩性 | 第39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9-40页 |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40-43页 |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 | 第40-42页 |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 第42-43页 |
·岩体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43页 |
·单级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3-48页 |
·天然状态下的稳定性计算 | 第44-47页 |
·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47-48页 |
·整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8-5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边坡开挖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0-54页 |
·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 第54-55页 |
·单级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 第54-55页 |
·整体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多台阶岩质边坡的加固方案研究 | 第56-70页 |
·岩质边坡的加固方法 | 第56-57页 |
·锚杆加固岩质边坡的设计 | 第57-60页 |
·锚杆的组成与构造 | 第57页 |
·锚杆的加固机理 | 第57-58页 |
·锚杆的分类 | 第58页 |
·锚杆的设计 | 第58-60页 |
·边坡加固方案的设计 | 第60-62页 |
·主要结构的设计 | 第60-61页 |
·锚索设计的计算 | 第61-62页 |
·验算加固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 第62-67页 |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 第62-65页 |
·加固效果分析 | 第65页 |
·不同施工顺序的加固效应比较 | 第65-67页 |
·锚索结构的敏感性分析 | 第67页 |
·其他加固措施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7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