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1章 实验研究 | 第13-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13-14页 |
| ·主要器材设备 | 第14页 |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4-15页 |
| ·载玻片处理 | 第15页 |
| ·动物分组 | 第15页 |
| ·药品配置及给药方法 | 第15-16页 |
| ·模型制备及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 | 第16-17页 |
|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的标志 | 第17页 |
| ·脑组织标本及光镜切片的制备 | 第17-18页 |
| ·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染色 | 第18-19页 |
| ·图像分析与阳性计数 | 第19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19页 |
| ·结果 | 第19-30页 |
|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 | 第19-20页 |
| ·各组大鼠脑组织 eNOS 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水平 | 第20-23页 |
| ·各组大鼠脑组织 nNOS 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水平 | 第23-27页 |
| ·各组大鼠脑组织 iNOS 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水平 | 第27-30页 |
| ·讨论 | 第30-38页 |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31-32页 |
| ·NOS 不同亚型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参芎化瘀胶囊对其表达的影响 | 第32-35页 |
| ·NO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医治疗及参芎化瘀胶囊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第2章 综述 一氧化氮合酶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 第41-51页 |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概述 | 第41-45页 |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定义及损伤机制 | 第41-43页 |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现状 | 第43-45页 |
| ·NOS 与 NO | 第45-46页 |
| ·NOS 及其分类、分布 | 第45-46页 |
| ·NOS 与 NO 的关系概述 | 第46页 |
| ·NOS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 第46-48页 |
| ·eNOS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 第47页 |
| ·nNOS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 第47页 |
| ·iNOS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 | 第47-48页 |
| ·NOS 的研究进展 | 第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导师简介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