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9页 |
| 1 材料 | 第12-14页 |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2页 |
| ·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12-13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3-14页 |
| 2 方法 | 第14-19页 |
| ·兔肝脏火器伤模型 | 第14页 |
| ·标本采集 | 第14-15页 |
| ·观察指标 | 第15-18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8-19页 |
| 结果 | 第19-25页 |
| 1 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特点 | 第19-20页 |
| 2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特点 | 第20-21页 |
| 3 血清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特点 | 第21-22页 |
| 4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变化特点 | 第22-23页 |
| 5 全血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特点 | 第23-24页 |
| 6 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特点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30页 |
| 1 高原肝脏火器伤后血清Cor和ACTH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 第25-26页 |
| 2 高原肝脏火器伤后血清MDA、SOD和全血GSH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 第26-27页 |
| 3 高原肝脏火器伤后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 第27-30页 |
| 结论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 附录 | 第34-38页 |
| 文献综述 | 第38-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