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N,N-二甲基乙醇胺高效降解菌L2的筛选、降解特性及其细胞固定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8页
   ·环境问题第10页
   ·N,N-二甲基乙醇胺概述第10-11页
     ·N,N-二甲基乙醇胺的理化性质第10-11页
     ·含氮有机化合物第11页
   ·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影响因素第11-12页
   ·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第12-13页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3-15页
     ·共价结合法第14页
     ·交联法第14-15页
     ·吸附法第15页
     ·包埋法第15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5-1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6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N,N-二甲基乙醇胺降解菌L2的分离与鉴定第18-26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培养基第18页
     ·试剂与污泥样品第18页
     ·N,N-二甲基乙醇胺含量的测定第18-19页
     ·N,N-二甲基乙醇胺降解菌株的富集与筛选分离第19页
     ·降解菌株的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第19页
     ·降解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第19-20页
     ·降解菌系统发育地位的确定与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第20-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降解菌株的富集及筛选第21页
     ·降解菌株L2降解效果的验证第21-22页
     ·降解菌株L2的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第22-23页
     ·菌株L2的系统发育定位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N,N-二甲基乙醇胺高效降解菌L2的生长特性研究第26-36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供试菌株第26页
     ·培养基第26页
     ·菌种制备与菌体生长量的测定第26页
     ·菌株L2在基础盐培养基中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6-27页
     ·环境因素对菌株L2生长的影响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菌株L2在基础盐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第28-29页
     ·pH值对菌株L2生长影响第29-30页
     ·NaCl浓度对菌株L2生长的影响第30-31页
     ·通气量对菌株L2生长的影响第31-32页
     ·菌株L2对碳源的利用研究第32-33页
     ·菌株L2对氮源的利用研究第33页
   ·讨论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N,N-二甲基乙醇胺高效降解菌L2的降解特性研究第36-44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6-38页
     ·培养基第36页
     ·菌种的制备第36页
     ·菌株利用N,N-二甲基乙醇胺的降解曲线第36页
     ·环境因素对菌株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的影响第36-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菌株利用N,N-二甲基乙醇胺的生长降解曲线第38页
     ·pH值对菌株降解的影响第38-39页
     ·DMEA起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的影响第39-40页
     ·温度对菌株降解的影响第40页
     ·通气量对菌株降解的影响第40-41页
     ·接种量对菌株降解的影响第41-42页
   ·讨论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五章 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N,N-二甲基乙醇胺高效降解菌L2第44-56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供试菌株第44页
     ·培养基第44页
     ·菌种固定第44-45页
     ·海藻酸钠浓度对固定化菌体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影响研究第45页
     ·CaCl_2浓度对固定化菌体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影响研究第45页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菌体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影响研究第45页
     ·固定化与游离态细菌利用N,N-二甲基乙醇胺的降解曲线研究第45-46页
     ·包菌量对固定化菌体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影响研究第46页
     ·温度对固定化与游离态细菌处理效果影响研究第46页
     ·pH值对固定化与游离态细菌处理效果影响研究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海藻酸钠浓度对固定化菌体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的影响第47页
     ·CaCl_2浓度对固定化菌体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的影响第47-48页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菌体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的影响第48-49页
     ·固定化与游离态细菌利用N,N-二甲基乙醇胺的降解曲线第49-50页
     ·包菌量对固定化菌体降解N,N-二甲基乙醇胺的影响第50-51页
     ·温度对固定化与游离态细菌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pH值对固定化与游离态细菌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2-53页
   ·讨论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全文总结第56-57页
   ·创新点及不足第57页
     ·创新点第57页
     ·不足之处第57页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研究中获得的相关DNA序列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菌系FC1的构建及降解玉米秸秆的效果研究
下一篇:N,N-二甲基乙酰胺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