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运动处方理论及其治疗个案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前言 | 第13-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22页 |
·社会背景 | 第13-18页 |
·理论研究背景 | 第18-2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3-2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5-47页 |
·国内外有关运动处方理论研究综述 | 第25-38页 |
·国内外有关运动处方的应用研究综述 | 第38-47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47-50页 |
·研究对象 | 第47页 |
·研究方法 | 第47-50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47-48页 |
·实验法 | 第48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48-5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0-101页 |
·中医运动处方健康干预模型 | 第51-56页 |
·中医运动处方相关概念范畴 | 第56-58页 |
·中医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探析 | 第58-71页 |
·生命整体观 | 第58-64页 |
·动态医学观 | 第64-65页 |
·治未病论 | 第65-66页 |
·运动调质(证)论 | 第66-70页 |
·脏腑经络原理 | 第70-71页 |
·中医运动处方基本原则探析 | 第71-79页 |
·辨质(证)施方 | 第71-72页 |
·协调阴阳施方 | 第72-74页 |
·因时施方 | 第74-78页 |
·依经施方 | 第78-79页 |
·渐进适度施方 | 第79页 |
·中医运动处方内容 | 第79-87页 |
·处方目的 | 第79-80页 |
·处方前诊断 | 第80-81页 |
·运动方式 | 第81-84页 |
·运动量 | 第84-85页 |
·运动频率 | 第85-86页 |
·运动时辰 | 第86-87页 |
·处方效果评价 | 第87页 |
·注意事项 | 第87页 |
·治疗性中医运动处方干预高血压病的临床实证 | 第87-101页 |
·高血压病及其防治研究 | 第88-92页 |
·实验设计 | 第92-96页 |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 第96页 |
·实验结果 | 第96-9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98-10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101-104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建议 | 第102页 |
后续研究需说明的问题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附录 | 第110-123页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第110-112页 |
附录2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 第112-121页 |
附录3 平和质和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表 | 第121-122页 |
附录4 体力活动强度分级 | 第122-12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3页 |
个人简历 | 第12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3页 |
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