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内可仲裁性事项客体范围立法完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可仲裁性事项之一般理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可仲裁性事项的理论基础 | 第7-8页 |
第二节 可仲裁性事项概述 | 第8-9页 |
第三节 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影响因素 | 第9-12页 |
第二章 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立法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学界争议现状 | 第13-16页 |
第三节 可仲裁性事项范围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域外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4页 |
第一节 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规定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比较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域外可仲裁性事项范围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我国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立法完善建议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扩大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的指导思想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可仲裁性事项范围立法之突破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可仲裁性事项范围概括性规定的立法建议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具体可仲裁性争议事项范围扩大的立法建议 | 第27-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