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选题意义与目的 | 第10-12页 |
|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2-15页 |
| ·建筑工程物料管理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RFID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领域的应用 | 第14-15页 |
| ·实验设计方案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2章 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综述 | 第17-31页 |
| ·工程物料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 ·工程项目管理概念 | 第17页 |
| ·工程物料管理 | 第17-18页 |
| ·工程物料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 ·可靠性理论 | 第19-21页 |
| ·可靠性的定义 | 第19-20页 |
| ·可靠性的意义 | 第20页 |
| ·可靠性的发展 | 第20-21页 |
| ·RFID监控技术简介 | 第21-24页 |
| ·RFID技术概念与原理 | 第21-23页 |
| ·RFID技术设备组成 | 第23-24页 |
| ·RFID技术在工程领域相关应用 | 第24-29页 |
| ·RFID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 | 第24-25页 |
|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技术应用 | 第25-27页 |
| ·RFID技术的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建筑施工现场物料定位方式设计与选择 | 第31-40页 |
| ·RFID定位监控技术原理与设计 | 第31-35页 |
| ·五种定位技术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 ·两类算法分析比较 | 第33-35页 |
| ·定位方式确定 | 第35页 |
| ·基于时间信息的RFID封闭式区域定位 | 第35-38页 |
| ·到达时间法(TOA) | 第35-37页 |
| ·到达时间差算法(TDOA) | 第37-38页 |
| ·基于信号强度信息的RFID开放式区域定位 | 第38-39页 |
| ·RADAR系统 | 第38-39页 |
| ·LANDMARC系统定位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人机交互监控可靠性评价 | 第40-51页 |
| ·可靠性评价模型的基本类型 | 第40-42页 |
| ·串联模型 | 第40-41页 |
| ·并联模型 | 第41-42页 |
| ·RFID设备可靠性分析 | 第42-44页 |
| ·收发天线模型 | 第43页 |
| ·高频界面COMS数字电路模型 | 第43页 |
| ·微控制单元 | 第43页 |
| ·EEPROM存储器模型 | 第43-44页 |
| ·人的可靠性分析 | 第44-48页 |
| ·人为失误 | 第44-45页 |
| ·人的可靠性分析 | 第45-46页 |
| ·人的可靠性评价 | 第46-48页 |
| ·基于施工动态流程的人机交互可靠性分析 | 第48-49页 |
| ·人机交互监控可靠性 | 第48-49页 |
| ·进度流程可靠性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5章 基于RFID技术的工程物料安全保管系统建设 | 第51-59页 |
| ·物料监控和保管系统总架构 | 第51-52页 |
| ·物料采购及入库系统 | 第52页 |
| ·系统功能目的 | 第52页 |
|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 | 第52页 |
| ·物料特材仓储和盘点系统 | 第52-54页 |
| ·系统功能目的 | 第52-53页 |
|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 | 第53-54页 |
| ·领料和安装验收系统 | 第54-55页 |
| ·系统功能目的 | 第54页 |
|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 | 第54-55页 |
| ·物料跟踪和维保系统 | 第55-56页 |
| ·系统功能目的 | 第55页 |
| ·系统组织和工作流程 | 第55-56页 |
| ·RFID技术实际应用 | 第56-58页 |
| ·信息系统流程 | 第56页 |
| ·关键过程程序编译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9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