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水热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4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水热炭的制备 | 第12-16页 |
| ·原料的影响 | 第12-15页 |
| ·水热温度的影响 | 第15-16页 |
| ·水热炭的性质 | 第16-19页 |
| ·表面化学结构 | 第16-17页 |
| ·热值 | 第17页 |
| ·微晶结构 | 第17-19页 |
| ·形貌结构 | 第19页 |
| ·水热炭的应用 | 第19-22页 |
| ·金属离子吸附 | 第20页 |
| ·多孔炭的制备 | 第20-21页 |
| ·固体酸催化剂 | 第21-22页 |
| ·清洁能源 | 第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22-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创新点 | 第23-24页 |
| 2 稻草水热炭的制备及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 第24-32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 ·实验设备和试剂 | 第24-26页 |
| ·稻草水热炭的制备 | 第26页 |
| ·稻草水热炭的表征 | 第26页 |
| ·吸附能力测试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26-27页 |
| ·晶相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 ·FTIR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分析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落叶松水热炭的制备及尿素缓释性能研究 | 第32-40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 ·原料和设备 | 第32页 |
| ·落叶松水热炭的制备 | 第32-33页 |
| ·水热炭的表征 | 第33页 |
| ·肥料缓释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34-35页 |
| ·晶型分析 | 第35-36页 |
| ·FTIR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缓释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水热炭基N掺杂多孔炭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0-53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40-41页 |
| ·水热炭的制备 | 第41页 |
| ·多孔炭的制备 | 第41页 |
| ·多孔炭的表征 | 第41页 |
| ·电化学测试技术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2页 |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42-43页 |
| ·晶相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 ·表面化学性质分析 | 第44-47页 |
| ·孔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 第48-50页 |
| ·交流阻抗分析 | 第50页 |
| ·充放电曲线分析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杨木水热炭的制备及CO_2法活化 | 第53-65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 ·实验设备和试剂 | 第53页 |
| ·杨木水热炭的制备 | 第53页 |
| ·杨木水热炭的活化 | 第53-54页 |
| ·杨木水热炭和活性炭的表征 | 第54-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55页 |
| ·晶型分析 | 第55-56页 |
| ·FTIR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 ·热分析 | 第57-58页 |
| ·杨木水热炭基活性炭的孔结构分析 | 第58-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