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及丹顶鹤营巢生境景观连接度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物种的影响 | 第10页 |
·景观连接度 | 第10-14页 |
·丹顶鹤繁殖生态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9页 |
·扎龙湿地形成地质背景 | 第16-17页 |
·动物资源 | 第17页 |
·植物资源 | 第17-18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8-19页 |
3 扎龙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 | 第19-32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动态度 | 第19页 |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 第19页 |
·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27页 |
·遥感图像预处理 | 第20-24页 |
·遥感图像分类 | 第24-27页 |
·结果 | 第27-30页 |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 | 第27-28页 |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1页 |
·图像解译方法 | 第30-31页 |
·土地利用变化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4 丹顶鹤营巢生境景观连接度评价 | 第32-4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数据获取方法 | 第32-33页 |
·景观连接度指数 | 第33页 |
·景观格局特征指数 | 第33-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36页 |
·适宜生境 | 第34-36页 |
·景观连接度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丹顶鹤适宜生境分析 | 第36-37页 |
·景观连接度分级面积变化 | 第37-38页 |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丹顶鹤的适宜生境 | 第40页 |
·丹顶鹤的营巢生境景观连接度 | 第40-41页 |
·丹顶鹤营巢生境破碎化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