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1 综述:心肾相关理论的现代实验与临床研究 | 第1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9页 |
2 综述:数据挖掘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3 综述:网络药理学在中医方剂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前言 | 第30-31页 |
上篇 “交通心肾”治法发展源流 | 第31-90页 |
1 先秦两汉 | 第31-38页 |
·历史背景 | 第31-33页 |
·文献辑录 | 第33-35页 |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 第35-38页 |
2 两晋至五代 | 第38-42页 |
·历史背景 | 第38-39页 |
·文献辑录 | 第39-41页 |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 第41-42页 |
3 宋辽金元 | 第42-52页 |
·历史背景 | 第42-43页 |
·文献辑录与医家学术思想述要 | 第43-50页 |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 第50-52页 |
4 明代 | 第52-64页 |
·历史背景 | 第52-53页 |
·文献辑录与医家学术思想述要 | 第53-61页 |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 第61-64页 |
5 清代 | 第64-78页 |
·历史背景 | 第64页 |
·文献辑录与医家学术思想述要 | 第64-77页 |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 第77-78页 |
6 现代 | 第78-88页 |
·“交通心肾”治法与“心肾相关”理论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 第78-79页 |
·高等院校教材对“交通心肾”治法及“心肾相关”理论的认识 | 第79-88页 |
7 小结 | 第88-90页 |
中篇 “名医名方中医药传承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第90-96页 |
1 计算机应用程序概要 | 第90-92页 |
2 诊疗信息采集与储存 | 第92-93页 |
3 数据导出与分析 | 第93-95页 |
4 其他功能 | 第95-96页 |
下篇 “交通心肾”治法在古今医案中的应用研究 | 第96-163页 |
第一章 古代医案应用“交通心肾”治疗疾病的研究 | 第96-114页 |
1 古代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 第96-100页 |
·古代医案发展与特点 | 第96页 |
·古代医案检索与整理 | 第96-100页 |
·古代医案管理与分析 | 第100页 |
2 基于统计与数据挖掘的古代“交通心肾”治法应用规律与特点研究 | 第100-109页 |
·古代医案统计与分析 | 第100-107页 |
·古代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 第107-109页 |
3 典型医案分析 | 第109-112页 |
·脉象特点 | 第109-110页 |
·临证论治 | 第110-112页 |
4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二章 现代医案应用“交通心肾”治疗疾病的研究 | 第114-163页 |
1 现代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 第114-118页 |
·现代医案检索与整理 | 第114-117页 |
·现代医案管理与分析 | 第117-118页 |
2 基于统计与数据挖掘的现代“交通心肾”治法应用规律与特点研究 | 第118-146页 |
·现代医案统计与分析 | 第118-134页 |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 第134-146页 |
3 典型方剂理论文献分析 | 第146-150页 |
·交泰丸 | 第146-148页 |
·六味地黄汤 | 第148-149页 |
·黄连阿胶汤 | 第149页 |
·天王补心丹 | 第149-150页 |
4 典型方剂药理学特点分析 | 第150-161页 |
·交泰丸的药理学特点 | 第150-153页 |
·黄连阿胶汤的药理学特点 | 第153-157页 |
·六味地黄汤的药理学特点 | 第157-160页 |
·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学特点比较 | 第160-161页 |
5 小结 | 第161-163页 |
讨论 | 第163-176页 |
1 “交通心肾”治法的内涵探讨 | 第163-171页 |
·“心”“肾”的含义 | 第163-167页 |
·“交通”之意 | 第167-168页 |
·“交通心肾”的途径与方法 | 第168-171页 |
2 古今“交通心肾”论治疾病特点 | 第171-172页 |
3 古今“交通心肾”论治用药特点 | 第172-174页 |
·不寐的论治 | 第173页 |
·遗精的论治 | 第173页 |
·心悸的论治 | 第173-174页 |
4 “心肾不交证”的现代辨证特点 | 第174-176页 |
·现代“心肾不交证”的辨证特点 | 第174页 |
·“心肾不交证”与“肝肾阴虚证”的辨析 | 第174-176页 |
结果与结论 | 第176-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90页 |
附录一:古代医案医话类著作 | 第190-193页 |
附录二:《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交泰丸、交泰丹、交泰散方药简介 | 第193-197页 |
附录三:心肾交通药物本草文献选摘(A→Z) | 第197-226页 |
致谢 | 第226-227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227-228页 |
个人简历 | 第2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