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40页 |
| 综述一 脾气虚型脱垂痔伴便秘的研究 | 第12-17页 |
| 1 痔与便秘相关性的研究 | 第12-15页 |
| 2 脾气虚型脱垂痔伴便秘的发病机制研究 | 第15-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17页 |
| 综述二 固脱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 第17-29页 |
| 1 固脱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 第17-18页 |
| 2 固脱法的研究及应用范畴 | 第18-21页 |
| 3 固脱方法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 第21-25页 |
| 4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固脱疗法研究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创办 | 第25页 |
| 5 固脱疗法研究发展前景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综述三 痔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 第29-40页 |
| 1 痔的概念 | 第29-30页 |
| 2 痔的流行病学特点 | 第30-31页 |
| 3 痔的发病原因研究 | 第31页 |
| 4 痔的发病机制研究 | 第31-33页 |
| 5 痔的病理研究 | 第33-34页 |
| 6 痔的临床表现及分期标准 | 第34-36页 |
| 7 痔的治疗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前言 | 第40-41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1-56页 |
| 材料 | 第41-42页 |
| 1 病例来源 | 第41页 |
| 2 病例处理 | 第41页 |
| 3 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 | 第41-42页 |
| 方法 | 第42-46页 |
| 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42-43页 |
| 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43页 |
| 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43页 |
| 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43页 |
| 5 剔除及终止标准 | 第43-44页 |
| 6 治疗方法 | 第44页 |
| 7 实验观察指标 | 第44-45页 |
| 8 疗效评价标准 | 第45-46页 |
| 9 统计方法 | 第46页 |
| 结果 | 第46-50页 |
| 1 总体疗效结果比较 | 第46页 |
| 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46-47页 |
| 3 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 第47-48页 |
| 4 次要症状比较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页 |
| 讨论 | 第50-56页 |
| 1 益气固脱方治疗脾气虚型脱垂痔伴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 | 第50-51页 |
| 2 益气固脱方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51-53页 |
| 3 脾虚型脱垂痔伴便秘的关系及治疗思路的讨论 | 第53-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