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3-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16页 |
| 第2章 综述 | 第16-26页 |
| ·FAB分型和IPSS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 第16-18页 |
| ·FAB分型 | 第16-17页 |
| ·IPSS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 第17-18页 |
| ·IPSS评分系统的弊端 | 第18页 |
| ·修订的IPSS评分系统(IPSS-R)的建立及应用 | 第18-19页 |
| ·IPSS-R评分系统的建立 | 第18-19页 |
| ·IPSS-R评分系统的弊端 | 第19页 |
| ·WHO分型和WPSS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 第19-22页 |
| ·WHO分型 | 第19-21页 |
| ·WPSS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 第21页 |
| ·WPSS评分系统的弊端 | 第21-22页 |
| ·MDACC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 第22-23页 |
| ·染色体异常在MDS预后方面的价值 | 第23-24页 |
| ·MDS分子学异常 | 第24-25页 |
| ·小结和展望 | 第25-26页 |
| 第3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 ·一般资料 | 第26页 |
| ·诊断标准 | 第26页 |
| ·预后评分系统 | 第26页 |
| ·治疗方案 | 第26-27页 |
| ·治疗后评价 | 第27页 |
|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7页 |
| ·血常规 | 第27页 |
| ·血 β2-MG含量 | 第27页 |
| ·血LDH含量 | 第27页 |
| ·骨髓染色体核型 | 第27页 |
| ·随访 | 第27-28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28-29页 |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29-42页 |
| ·一般资料 | 第29页 |
| ·MDS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患者生存期 | 第29-31页 |
| ·血清LDH含量 | 第29-31页 |
| ·血清 β2-MG含量 | 第31页 |
| ·MDS患者染色体核型 | 第31-34页 |
| ·四种预后评分系统与MDS预后的关系 | 第34-40页 |
| ·IPSS评分系统与MDS预后的关系 | 第34-36页 |
| ·IPSS-R评分系统与MDS预后的关系 | 第36页 |
| ·WPSS评分系统与MDS预后的关系 | 第36-37页 |
| ·MDACC评分系统与MDS预后的关系 | 第37-38页 |
| ·IPSS、IPSS-R、WPSS、MDACC四种评分系统的相关性 | 第38-40页 |
| ·治疗 | 第40-42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42-46页 |
| ·年龄 | 第42页 |
| ·MDS实验室检查指标 | 第42-43页 |
| ·血清LDH含量 | 第42-43页 |
| ·血清 β2-MG含量 | 第43页 |
| ·染色体核型 | 第43-44页 |
| ·IPSS、IPSS-R、WPSS、MDACC预后评分系统 | 第44-45页 |
| ·展望 | 第45-4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