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 ·钠离子电池概述及工作原理 | 第8-9页 |
| ·钠离子电池的概述 | 第8页 |
|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8-9页 |
| ·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 | 第9-24页 |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0-17页 |
|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7-22页 |
| ·钠离子电池电解质 | 第22-23页 |
| ·电极材料合成方法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5-27页 |
|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 ·材料表征设备 | 第26-27页 |
| ·电极制备及扣式电池组装 | 第27页 |
| ·电极制备 | 第27页 |
| ·扣式电池组装 | 第27页 |
| ·材料表征方法 | 第27-29页 |
| ·材料结构的表征 | 第27-28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铁锰酸钠的掺杂及性能的研究 | 第29-40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实验 | 第30-31页 |
| ·P2-Na_(0.67)[Fe_(0.5)Mn_(0.5)]O_2与P2-Na_(0.67)[Fe_(0.2)Mn_(0.65)Ni_(0.15)]O_2掺杂材料的制备 | 第30页 |
| ·电池的组装及表征方法 | 第30-31页 |
| ·物理性能表征 | 第31-33页 |
| ·XRD表征及晶体结构 | 第31-32页 |
| ·SEM表征 | 第32-33页 |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3-38页 |
| ·循环伏安 | 第33-34页 |
| ·循环性能 | 第34-36页 |
| ·充放电性能 | 第36-37页 |
| ·倍率性能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磷酸钛钠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0-47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实验 | 第41-42页 |
| ·NaTi_2(PO_4)_3 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1-42页 |
| ·电池的组装及表征方法 | 第42页 |
| ·物理性能表征 | 第42-43页 |
| ·XRD表征 | 第42-43页 |
| ·SEM表征 | 第43页 |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43-46页 |
| ·循环性能 | 第43-45页 |
| ·充放电性能 | 第45页 |
| ·倍率性能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 ·工作总结 | 第47页 |
| ·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