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 | 第15页 |
·本文不足 | 第15-16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6-25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 | 第16-19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 第16-17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第17-18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 第18-19页 |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社会分工理论 | 第19-20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页 |
·外包理论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上海自贸区扩大开放的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现状分析 | 第25-39页 |
·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政策 | 第25-27页 |
·加入WTO以后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政策 | 第25-26页 |
·上海自贸区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政策 | 第26-27页 |
·上海自贸区扩区及扩大服务业开放 | 第27-28页 |
·从入世到上海自贸区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现状 | 第28-35页 |
·服务业扩大开放与上海经济结构转型 | 第29-31页 |
·服务业扩大开放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服务业扩大开放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上海自贸区重点行业的发展状况 | 第35-38页 |
·金融业发展现状 | 第35-36页 |
·航运业发展现状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产业关联效应 | 第39-58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投入产出分析法 | 第39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第39-40页 |
·产业之间的消耗关系 | 第40-47页 |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 第40-41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间的消耗关系 | 第41-45页 |
·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间的消耗关系 | 第45-47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分析 | 第47-51页 |
·中间需求率 | 第47页 |
·中间投入率 | 第47-51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 | 第51-56页 |
·产业影响力系数 | 第51-52页 |
·产业感应度系数 | 第52-56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8-62页 |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扩大金融业开放,促进金融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 | 第59页 |
·扩大航运服务业的开放,增强航运业与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 第59-60页 |
·扩大高新技术服务业开放,加强高新技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良好互动 | 第60页 |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增强产业内部关联效应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