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本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 2. 永定河概况及其流域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 | 第14-20页 |
| ·永定河概况 | 第14-16页 |
| ·永定河流域文明与北京城 | 第16-17页 |
| ·辽金至清代永定河生态环境变迁 | 第17-19页 |
| ·辽金时期森林变迁与永定河水灾 | 第17页 |
| ·元明清时期森林变迁与永定河水灾 | 第17-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3. 民国时期永定河生态环境的变迁 | 第20-30页 |
| ·民国时期永定河的自然灾害 | 第20-22页 |
| ·水灾及灾情概要 | 第20-21页 |
| ·地质灾害及灾情概要 | 第21-22页 |
| ·灾害特点分析 | 第22页 |
| ·民国时期永定河灾害频发原因探析 | 第22-29页 |
| ·气候变化因素 | 第22-24页 |
| ·人口增长因素 | 第24-25页 |
| ·煤矿业发展因素 | 第25-26页 |
| ·森林资源破坏因素 | 第26-28页 |
| ·社会动荡不安致水利少修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4. 1950至1980年代永定河生态环境的变迁 | 第30-47页 |
| ·1950至1980年代永定河生态环境的变化 | 第30-35页 |
| ·地质灾害及水灾减少 | 第30-31页 |
| ·土地沙化加剧 | 第31-32页 |
| ·地表水污染 | 第32-33页 |
| ·地下水环境蜕化 | 第33-35页 |
| ·1950至1990年代永定河流域生态变迁原因探析 | 第35-45页 |
| ·降雨量状况 | 第35-36页 |
| ·森林植被状况 | 第36-37页 |
| ·水利的兴修对径流及河性的改变 | 第37-42页 |
| ·工矿企业废水的排放 | 第42-44页 |
| ·风沙源的增加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5. 1990年代以来永定河生态环境的变迁 | 第47-53页 |
| ·1990年代以来永定河生态环境的变化 | 第47-51页 |
| ·河水复现 | 第47页 |
| ·植被覆盖率增加 | 第47-48页 |
| ·风沙源减少 | 第48-51页 |
| ·1990年代以来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原因探析 | 第51-52页 |
| ·生态修复技术的突破 | 第51页 |
| ·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6. 永定河生态环境变迁史的反思与启示 | 第53-58页 |
| ·永定河生态环境变迁的反思和启示 | 第53-54页 |
| ·永定河生态环境治理的反思和启示 | 第54-58页 |
| 7. 结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古籍类 | 第59页 |
| 专著类 | 第59-61页 |
| 报告类 | 第61页 |
| 论文类 | 第61-65页 |
| 附录:永定河及其上游支流大型水库一览表 | 第65-66页 |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
| 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