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14-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子午工程北京激光雷达系统结构及数据反演方法 | 第18-26页 |
| ·子午工程北京激光雷达简介 | 第18-21页 |
| ·发射单元 | 第19-20页 |
| ·接收单元 | 第20页 |
| ·数据采集和系统控制单元 | 第20-21页 |
| ·Rayleigh散射和Rayleigh激光雷达方程 | 第21-22页 |
| ·大气密度反演算法及反演精度分析 | 第22-24页 |
| ·大气温度反演算法及反演精度分析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瑞利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及反演算法验证 | 第26-34页 |
| ·原始信号描述 | 第26-27页 |
| ·噪声的扣除和信号非线性修正 | 第27-29页 |
| ·背景噪声的扣除 | 第27页 |
| ·光子计数饱和效应 | 第27-28页 |
| ·强光感生噪声 | 第28-29页 |
| ·双通道拼接反演大气密度 | 第29-30页 |
| ·中层大气温度反演验证 | 第30-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北京上空中层大气温度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 第34-43页 |
| ·数据描述及数据筛选 | 第34-35页 |
| ·北京上空中层大气温度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5-39页 |
| ·中层大气温度分布 | 第35-36页 |
| ·中层大气温度分布的季节扰动 | 第36-37页 |
| ·中层大气稳定性的变化特征 | 第37-38页 |
| ·平流层顶高度和温度的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 ·激光雷达数据与SABER数据、MSIS-00 大气模式数据的对比分析 | 第39-42页 |
| ·激光雷达数据与SABER数据的长周期对比 | 第39-40页 |
| ·激光雷达数据与MSIS-00 大气模式数据的长周期对比 | 第40-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北京上空中层大气冬季温度异常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 第43-51页 |
| ·北京上空中层大气冬季温度异常结构的探测 | 第43-45页 |
| ·冬季长时间中层顶逆温层的研究 | 第45-49页 |
| ·冬季平流层增温过程的研究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研制及数据反演 | 第51-62页 |
| ·基于碘分子滤光器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 第51-54页 |
| ·激光多普勒测风原理简介 | 第51-52页 |
| ·基于碘分子滤光器的鉴频原理 | 第52-54页 |
| ·系统构成及关键技术 | 第54-56页 |
| ·延庆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构成 | 第54-55页 |
| ·种子激光锁频控制技术 | 第55页 |
| ·种子注入技术及脉冲激光频率监测 | 第55-56页 |
| ·大气风场反演方法 | 第56-59页 |
| ·延庆上空大气水平风场初步探测结果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