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及其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21页
第1章 导论第21-31页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第21-23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1-22页
     ·研究所处的背景第22-2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研究目的第23-24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24页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24页
   ·研究范围、思路及主要内容第24-27页
     ·相关概念说明与研究范围界定第24-26页
     ·研究思路第26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26-27页
   ·研究方法、数据资料及技术路线第27-28页
     ·研究方法选择第27页
     ·数据资料来源及应用第27-28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8页
   ·论文框架设计第28-29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9-31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第31-49页
   ·理论基础第31-41页
     ·农户经济理论及述评第31-36页
     ·可得性基础理论及述评第36-41页
     ·现有理论对本文的启示第41页
   ·文献回顾第41-49页
     ·可得性制约因素的研究进展及述评第41-44页
     ·可得性提高路径的研究进展及述评第44-46页
     ·可得性经济效应的研究进展及述评第46-47页
     ·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第47-49页
第3章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分析框架第49-77页
   ·农户所需农业生产要素的获取过程第49-57页
     ·农户对农业生产要素的需求特征第49-52页
     ·农户所需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征第52-54页
     ·农业生产要素供需链的概念框架第54-55页
     ·农户所需农业生产要素的获取过程第55-57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定义、内涵与类型第57-62页
     ·可得性的定义第57-58页
     ·可得性的内涵第58-60页
     ·可得性的类型第60-62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特征第62-65页
     ·相对性特征第62-63页
     ·匹配性特征第63-64页
     ·可变动性特征第64-65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测度与评价方法第65-71页
     ·测度与评价方法的选择第65-67页
     ·核心评价指标的筛选及量化方法第67-69页
     ·综合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第69-71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其农业收入的作用路径第71-74页
     ·农业收入获取中的生产经营决策和绩效因素第71-72页
     ·农业收入获取中的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因素第72-74页
     ·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路径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4章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现状的综合测度第77-97页
   ·调查设计第77-81页
     ·抽样调查设计第77-78页
     ·抽样调查样本选择第78-81页
     ·统计数据获取设计第81页
   ·样本基本情况第81-83页
     ·样本村组基本情况第81-82页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第82-83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测度第83-87页
     ·定量评价指标的量化第83-86页
     ·非定量评价指标的量化第86页
     ·综合评价指标值的测度第86-87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总体特征及差异性第87-91页
     ·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总体特征第87-89页
     ·不同产业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特征第89-90页
     ·不同区域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特征第90-91页
   ·农户对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反馈第91-94页
     ·对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高低的感受第91-92页
     ·对农业生产要素获取条件变动的关注第92-93页
     ·对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重要性的认知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7页
第5章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决定因素分析第97-119页
   ·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对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决定作用第97-101页
     ·资源禀赋的作用第97-99页
     ·地形地貌的作用第99-100页
     ·地理区位的作用第100-101页
   ·制度对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决定作用第101-105页
     ·农村土地制度的作用第102-103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的作用第103-104页
     ·农村金融制度的作用第104-105页
     ·农业技术制度的作用第105页
   ·要素市场对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决定作用第105-108页
     ·市场规模的作用第106-107页
     ·要素市场透明度的作用第107-108页
     ·要素市场有序性的作用第108页
   ·农户能力对其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决定作用第108-110页
     ·机会把握能力的作用第109页
     ·生产投资能力的作用第109页
     ·社会资本的作用第109-110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第110-118页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第110-113页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第113页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13-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6章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生产经营决策决定效应分析第119-151页
   ·农户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形成第119-124页
     ·农业产业选择的形成第119-121页
     ·农业生产投入决策的形成第121-122页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选择的形成第122-124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生产经营决策决定效应:产业选择视角第124-128页
     ·决定农户可选农业产业类型的范围第124-125页
     ·决定农户可选农业产业的单项经济评价指标值第125-127页
     ·决定农户所选农业产业的综合经济评价指标值第127-128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生产经营决策决定效应:生产投入视角第128-131页
     ·决定农户农业生产投入的意愿第128-129页
     ·决定农户农业生产投入的水平第129-130页
     ·决定农户农业生产投入的结构第130-131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生产经营决策决定效应:生产方式选择视角第131-135页
     ·决定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的意愿第131-133页
     ·决定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的步骤选择第133-134页
     ·决定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的全面性第134-135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生产经营决策决定效应实证检验第135-148页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第135-138页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第138-141页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41-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51页
第7章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产出决定效应分析第151-179页
   ·农户农业产出的决定第151-157页
     ·要素投入规模对农业产出水平的决定第151-153页
     ·要素产出弹性对农业产出效率的决定第153-155页
     ·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产出效率的决定第155-157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产出决定效应:要素投入规模视角第157-159页
     ·决定农户单项要素的投入规模第157-158页
     ·决定农户各项要素的投入规模第158-159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产出决定效应:要素产出弹性视角第159-160页
     ·决定农户单项要素的产出弹性第159-160页
     ·决定农户各项要素的产出弹性第160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产出决定效应: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第160-165页
     ·决定农户的技术水平第161-162页
     ·决定农户的纯技术效率第162-163页
     ·决定农户的规模效率第163-164页
     ·决定农户的配置效率第164-165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产出决定效应实证检验第165-177页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第165-167页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第167-170页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70-177页
   ·本章小结第177-179页
第8章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成本决定效应分析第179-201页
   ·农户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第179-182页
     ·生产要素获取成本的构成第180页
     ·生产要素利用成本的构成第180-181页
     ·生产物资消耗成本的构成第181-182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单位产品成本决定效应:要素获取视角第182-185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要素获取价格第182-183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要素获取交易费用第183-184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要素消耗量第184-185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单位产品成本决定效应:要素利用视角第185-189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要素使用成本第186-187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要素使用配套成本第187-188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要素使用追加和管理成本第188-189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单位产品成本决定效应:物资消耗视角第189-193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物资获取价格第189-190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数量第190-191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物资获取交易费用第191-192页
     ·决定农户单位产品的物资利用成本第192-193页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成本决定效应实证检验第193-200页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第194-196页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第196页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96-200页
   ·本章小结第200-201页
第9章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第201-215页
   ·农户农业收入决定因素和提高路径的研究回顾第201-202页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第202-206页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第203-204页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选择第204-206页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06-213页
     ·要素综合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基于OLS和QR的估计结果第207-208页
     ·要素综合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基于CQR的估计结果第208-210页
     ·要素分项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基于OLS和CQR的估计结果第210-213页
   ·本章小结第213-215页
第10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215-225页
   ·研究结论第215-217页
   ·政策建议第217-223页
     ·以增强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为导向,推动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第217-219页
     ·以改善土地要素的供给态势为导向,促进农民的“两分流”第219-220页
     ·以增加农业资金要素的供给水平为导向,提高农村金融的包容性第220-221页
     ·以增加农业技术要素的供给能力为导向,提高农业技术服务的水平第221-222页
     ·以提高农户经济可行能力为导向,提升我国农户的“交换权利”第222-223页
   ·研究展望第223-225页
参考文献第225-241页
附录第241-247页
 附录1:村级调查问卷第241-243页
 附录2:农户调查问卷第243-247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47-249页
致谢第249页

论文共2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组装和目标物循环信号放大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下一篇:《四库全书总目》明人别集提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