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缩略词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 仙茅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仙茅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 ·药用仙茅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 ·仙茅属其他植物生物学特性 | 第13页 |
| ·仙茅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第13页 |
| ·仙茅的繁育栽培技术研究 | 第13-14页 |
| ·仙茅的药用成分研究 | 第14页 |
| 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 第14-18页 |
| ·形态学水平 | 第15页 |
| ·细胞学水平 | 第15页 |
| ·生化水平 | 第15-16页 |
| ·分子水平 | 第16-18页 |
| ·RFLP标记 | 第16页 |
| ·RAPD标记 | 第16-17页 |
| ·AFLP标记 | 第17页 |
| ·SSR标记 | 第17-18页 |
| ·ISSR标记 | 第18页 |
| ·SRAP标记 | 第18页 |
| 3 仙茅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8-20页 |
| ·形态学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细胞学研究进展 | 第19页 |
| ·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仙茅基因组DAN提取研究 | 第22-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 ·主要药品 | 第22-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 ·叶片基因组DNA提取 | 第23-24页 |
| ·根茎基因组DNA提取 | 第24页 |
| ·DNA检测 | 第24-25页 |
| ·DNA纯度检测 | 第24页 |
| ·DNA电泳检测 | 第24-2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 ·叶片基因组DNA检测 | 第25-26页 |
| ·DNA纯度检测 | 第25页 |
| ·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25-26页 |
| ·根茎DNA检测 | 第26-30页 |
| ·CTAB浓度对DNA提取的影响 | 第27-28页 |
| ·PVP用量对DNA提取的影响 | 第28-29页 |
| ·NaCl浓度对DNA提取的影响 | 第29-30页 |
| 3 结论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仙茅 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32-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植物材料 | 第3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 ·试剂 | 第32页 |
| ·方法 | 第32-34页 |
| ·仙茅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第32-33页 |
| ·ISSR-PCR扩增 | 第33页 |
| ·ISSR-PCR扩增体系的单因素试验 | 第33页 |
| ·ISSR-PCR扩增体系的正交试验 | 第33页 |
| ·ISSR-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3-3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 ·DNA纯度与浓度 | 第34-35页 |
| ·ISSR-PCR引物的初筛 | 第35页 |
| ·仙茅ISSR-PCR反应体系的单因素试验 | 第35-38页 |
| ·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 | 第35页 |
| ·Mg2+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 ·dNTPs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引物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37页 |
| ·Taq酶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 ·ISSR-PCR正交试验的分析 | 第38页 |
| ·退火温度对ISSR-PCR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最优体系的稳定性验证 | 第40-41页 |
| 3 结论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仙茅属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 第42-5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 ·植物材料 | 第42-43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 ·试剂 | 第43页 |
| ·方法 | 第43-44页 |
| ·仙茅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第43-44页 |
| ·ISSR-PCR扩增 | 第44页 |
|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 ·数据统计 | 第44-45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5页 |
| ·基因组DNA | 第45页 |
| ·ISSR引物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45-49页 |
| ·仙茅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扩增与多态性分析 | 第49-55页 |
| ·PCR扩增多态性 | 第49-50页 |
| ·种群遗传多样性 | 第50-55页 |
| ·种群遗传聚类分析 | 第55页 |
| 3 讨论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 1 结论 | 第57-58页 |
| 2 创新点 | 第58页 |
| 3 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 附录A | 第68-72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2-74页 |
| 1 参加项目课题 | 第72页 |
| 2 发表论文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