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常见的耐高温聚酰胺 | 第12-19页 |
| ·传统的耐高温聚酰胺 | 第12-15页 |
| ·新型的耐高温聚酰胺 | 第15-18页 |
| ·其它耐高温尼龙品种 | 第18-19页 |
| ·聚酰胺的结构特征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9-22页 |
| ·聚酰胺的结构特征 | 第19-20页 |
| ·聚酰胺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合成工艺 | 第22-25页 |
| ·溶液缩聚法 | 第23-24页 |
| ·聚酯缩聚法 | 第24页 |
| ·直接熔融缩聚法 | 第24-25页 |
| ·界面聚合法 | 第25页 |
| ·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应用 | 第25-28页 |
| ·电子电器行业 | 第26页 |
| ·汽车行业 | 第26-27页 |
| ·航空航天领域 | 第27页 |
| ·其他应用 | 第27-28页 |
|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PA6T 盐的制备 | 第30-37页 |
| ·前言 | 第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 ·主要实验原料 | 第30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30-31页 |
| ·PA6T 盐的制备过程 | 第31页 |
| ·PA6T 盐溶解度的测定 | 第31页 |
| ·PA6T 盐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FTIR)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 ·成盐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32-34页 |
| ·PA6T 盐的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PA6T/11 共聚酰胺的合成 | 第37-49页 |
| ·前言 | 第37-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43页 |
| ·主要实验原料 | 第38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38页 |
| ·PA6T/11 共聚酰胺的制备 | 第38-39页 |
| ·PA6T/11 共聚酰胺特性粘度的测试 | 第39-42页 |
| ·PA6T/11 共聚酰胺光学熔点的测试 | 第42页 |
| ·PA6T/11 共聚酰胺红外光谱的测试 | 第42-43页 |
| ·结果讨论 | 第43-48页 |
| ·PA6T/11 的聚合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3-47页 |
| ·红外共谱分析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PA6T/11 共聚酰胺的性能测试 | 第49-57页 |
| ·前言 | 第49-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50页 |
| ·PA6T/11 的 DSC 测试 | 第50页 |
| ·PA6T/11 的热重(TG)测试 | 第50页 |
| ·PA6T/11 的偏光显微镜测试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PA6T/11 的 DSC 分析 | 第51-52页 |
| ·偏光显微镜分析 | 第52-53页 |
| ·热重分析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PA6T/11 共聚酰胺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 第57-70页 |
| ·前言 | 第57-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58页 |
| ·样品与仪器 | 第58页 |
| ·实验过程 | 第58页 |
| ·Mo法理论 | 第58-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9页 |
| ·PA6T/11 的非等温结晶熔融行为 | 第60-61页 |
| ·非等温结晶曲线 | 第61-67页 |
| ·Mo 法研究 PA6T/11 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专利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