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7-18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8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钽电容器简介 | 第21-33页 |
| ·电解电容器的分类及特点 | 第21-22页 |
| ·贴片式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介绍 | 第22-24页 |
| ·片式固体钽电容主要电参数介绍 | 第24-28页 |
| ·额定电压UR | 第24页 |
| ·电容量C | 第24-25页 |
| ·损耗因子Dissipation Factor(损耗角正切值tanδ) | 第25页 |
| ·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 | 第25-26页 |
| ·漏电流Leakage Current(I_c) | 第26页 |
| ·电容量C、ESR与频率的关系 | 第26-28页 |
| ·等效串联电感Equivalent Series Inductance(ESL) | 第28页 |
| ·片式固体钽电容主要生产流程介绍 | 第28-31页 |
| ·混粉及成型 | 第28-29页 |
| ·烧结 | 第29-30页 |
| ·形成 | 第30-31页 |
| ·被膜 | 第31页 |
| ·石墨及银浆 | 第31页 |
| ·粘接装配以及模压塑封 | 第31页 |
| ·老化及电参数测试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二氧化锰的特性 | 第33-37页 |
| ·二氧化锰的晶体结构分类 | 第33-34页 |
| ·固体钽电容所使用β型二氧化锰介绍 | 第34-35页 |
| ·二氧化锰阴极的自愈特性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钽电容被膜工艺介绍及改进 | 第37-45页 |
| ·被膜工艺基本流程 | 第37-39页 |
| ·硝酸锰溶液浸渍 | 第37-38页 |
| ·脱水及分解 | 第38-39页 |
| ·冷却及补形成 | 第39页 |
| ·被膜工艺的改进方向 | 第39页 |
| ·浸渍工艺的改进 | 第39-41页 |
| ·溶液渗透能力的改进 | 第39-40页 |
| ·浸渍过程的改进 | 第40-41页 |
| ·脱水及热分解工艺的改进 | 第41-43页 |
| ·湿式热分解 | 第41-42页 |
| ·湿式热分解气氛条件的优化 | 第42-43页 |
| ·硝酸锰溶液中添加剂的加入 | 第43-44页 |
| ·添加硝酸 | 第43页 |
| ·添加双氧水 | 第43页 |
| ·添加硝酸铵 | 第43-44页 |
| ·其它杂质的添加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被膜工艺综合改进实验 | 第45-57页 |
| ·实验目的及方案 | 第45页 |
| ·溶液分组实验 | 第45-49页 |
| ·脱水分组实验 | 第49-50页 |
| ·热分解分组实验 | 第50-52页 |
| ·综合分组实验 | 第52-55页 |
| ·实验样品分析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被膜工艺改进后的钽电容器电性能研究 | 第57-63页 |
| ·塑封及老练后电性能参数 | 第57-59页 |
| ·测试电路中性能对比 | 第59-63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