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美县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实际意义 | 第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措美县中小学教育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4-34页 |
| ·措美县及学校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 ·措美县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 ·措美县学校基本情况 | 第15页 |
| ·教育教学情况 | 第15-16页 |
| ·小学教育 | 第15-16页 |
| ·初中教育 | 第16页 |
|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第16-17页 |
| ·教学用房 | 第16页 |
| ·师生宿舍 | 第16-17页 |
| ·实验设施 | 第17页 |
| ·体育设施 | 第17页 |
| ·文化设施 | 第17页 |
| ·师资建设情况 | 第17-19页 |
| ·小学专任教师情况 | 第17-18页 |
| ·初中专任教师情况 | 第18页 |
| ·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 第18-19页 |
| ·教师管理现状 | 第19-28页 |
| ·教师队伍建设 | 第19-21页 |
| ·教师缺编情况 | 第19页 |
| ·教师学科结构情况 | 第19-20页 |
| ·教师培训情况 | 第20页 |
| ·教师流动情况 | 第20-21页 |
| ·教师管理制度建设 | 第21-22页 |
| ·教师管理问题及分析 | 第22-27页 |
| ·学科结构不够优化 | 第22页 |
| ·学段结构整体下滑 | 第22页 |
| ·地域结构失衡 | 第22-23页 |
| ·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 | 第23页 |
| ·教师队伍中的隐性流动 | 第23页 |
| ·教师职业倦怠严重 | 第23-24页 |
| ·教师待遇较差 | 第24-25页 |
|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老套 | 第25页 |
| ·教科研基本空白 | 第25-27页 |
| ·管理部门因素 | 第27-28页 |
| ·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 第27页 |
| ·学校的管理水平不高 | 第27-28页 |
| ·学生管理现状 | 第28-31页 |
| ·学生分布 | 第28-30页 |
| ·学生班级分布 | 第28-29页 |
| ·学生地域分布 | 第29-30页 |
| ·学生性别比例 | 第30页 |
| ·学生课堂管理 | 第30-31页 |
| ·学生课余活动 | 第31页 |
| ·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1-32页 |
| ·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 | 第31页 |
| ·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 | 第31-32页 |
| ·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 第32页 |
| ·学校后勤保障管理 | 第32-33页 |
| ·教师后勤管理方面 | 第32-33页 |
| ·学生后勤管理 | 第33页 |
| ·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3-34页 |
| ·经费保障不够 | 第33页 |
| ·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 第33页 |
| ·后勤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解决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第34-49页 |
| ·行政管理体制方面 | 第34-35页 |
| ·政府决策 | 第34页 |
| ·教育部门管理 | 第34-35页 |
| ·学校管理 | 第35-36页 |
| ·实施民主管理 | 第35页 |
| ·发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管理 | 第35-36页 |
|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第36页 |
| ·教师管理 | 第36-39页 |
| ·班主任管理 | 第36页 |
| ·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 第36-37页 |
| ·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业务学习 | 第37页 |
|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 第37页 |
| ·注重情感投入 | 第37页 |
| ·提高教学水平 | 第37-39页 |
| ·认真备课 | 第37-38页 |
| ·提高上课质量 | 第38页 |
| ·开展教学经验总结活动 | 第38-39页 |
| ·教师继续教育 | 第39页 |
| ·对教师的评价方面 | 第39页 |
| ·教学科研 | 第39-42页 |
| ·明确机构 | 第40页 |
| ·制定好工作规划 | 第40-41页 |
| ·开展好各类课题研究活动 | 第41页 |
| ·推广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 ·学生管理 | 第42-46页 |
|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 第42页 |
| ·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 第42-43页 |
| ·学校、教师、家长合力做好学生管理 | 第43-45页 |
| ·取得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 | 第43页 |
| ·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 第43-44页 |
| ·努力为任课教师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 第44-45页 |
| ·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 第45页 |
|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 第45-46页 |
| ·学校文化建设 | 第46-47页 |
|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 第46页 |
| ·重视传统文化实践课程的开发 | 第46-47页 |
| ·基础设施投入 | 第47-49页 |
| ·强化政府责任意识 | 第47页 |
|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 第47-48页 |
| ·对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 | 第48页 |
|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第48-49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一 | 第52-54页 |
| 附录二 | 第54-55页 |
| 附录三 | 第55-56页 |
| 结束语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