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聚乙二醇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聚乙二醇的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聚乙二醇化的技术介绍 | 第12-14页 |
·聚乙二醇化的分离纯化 | 第14-15页 |
·聚乙二醇偶联物的检测 | 第15-17页 |
·聚乙二醇蛋白药物的优点与局限性 | 第17-19页 |
·聚乙二醇蛋白质药物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聚乙二醇干扰素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干扰素的简介 | 第20-21页 |
·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的研究 | 第21-22页 |
·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页 |
·课题研究意义及立项依据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rpoIFNα的制备 | 第25-37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5-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实验耗材与仪器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3页 |
·pET32a-IFN-α/BL21(DE3) 工程菌的表达 | 第27-30页 |
·干扰素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30页 |
·目标蛋白的 SDS-PAGE 鉴定 | 第30-31页 |
·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酶切 | 第31页 |
·rpoIFNα原液的浓缩 | 第31-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破菌后离心取样的 SDS-PAGE 检测结果 | 第33页 |
·镍柱纯化后各样品的 SDS-PAGE 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验证 EK 酶切的 SDS-PAGE 检测结果 | 第34页 |
·EK 酶切后镍柱纯化收集样品的 SDS-PAGE 检测结果 | 第34页 |
·猪干扰素含量测定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猪 IFN-α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及纯化 | 第35-36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 第36页 |
·融合蛋白的酶切与纯化 | 第36-37页 |
第三章 PEG 修饰重组猪干扰素的条件优化及其纯化 | 第37-49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rpoIFN 的纯度测定 | 第38-39页 |
·PEG 修饰 rpoIFNα的条件优化 | 第39页 |
·mPEG-rpoIFNα偶联物的纯化 | 第39-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RP-HPLC 法检测 rpoIFNα原液纯度: | 第41-42页 |
·mPEG-ALD 修饰 rpoIFNα的条件优化 | 第42-45页 |
·对 mPEG-ALD 修饰产物的粗分离 | 第45页 |
·对 mPEG-ALD 修饰产物的细分离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PEG 修饰 rpoIFN-α的条件优化 | 第46页 |
·PEG 偶联纯化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单 PEG-rpoIFNα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49-57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9-50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49页 |
·实验耗材及仪器 | 第49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Marc145 细胞的培养 | 第50-51页 |
·PRRSV 病毒的培养 | 第51页 |
·PRRSV 的 CCID50 测定 | 第51-52页 |
·rpoIFN-α与单 PEG-IFN-α的活性测定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Marc145 细胞的培养与 PRRSV 病毒的增殖 | 第52-53页 |
·CCID50 测定结果 | 第53页 |
·猪 IFN-α活性测定结果 | 第53-54页 |
·单 PEG-rpoIFNα活性测定结果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干扰素活性测定 | 第54-55页 |
·单聚乙二醇猪干扰素的活性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7-59页 |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不足之处 | 第57页 |
·后续工作计划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