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文献回顾 | 第10-15页 |
| ·内部控制文献回顾 | 第10-13页 |
|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 ·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与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9-20页 |
|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 ·信贷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 第20页 |
| ·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20-21页 |
|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页 |
| ·信贷风险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 第21-24页 |
| ·信贷风险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22页 |
| ·信贷风险与内部控制之间的有效性分析 | 第22-24页 |
| 3 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4-28页 |
|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 ·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 ·其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 4 基于内部控制的 XX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第28-38页 |
| ·XX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状况 | 第28-31页 |
| ·XX 银行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 ·XX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 ·XX 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措施 | 第31页 |
| ·XX 银行信贷风险案例分析 | 第31-33页 |
|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信贷风险案例 | 第31-32页 |
| ·某煤炭销售有限公司信贷风险案例 | 第32-33页 |
| ·XX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8页 |
| ·信贷风险管理环境控制不到位 | 第33-35页 |
| ·信贷风险评估方式欠缺 | 第35页 |
| ·信贷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 | 第35-36页 |
| ·缺乏全面的信贷信息系统 | 第36-37页 |
| ·信贷风险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 | 第37-38页 |
| 5 基于内部控制的完善 XX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 第38-44页 |
| ·控制信贷风险管理环境 | 第38-39页 |
| ·明确内部控制目标 | 第38页 |
| ·加强组织结构建设 | 第38页 |
| ·营造良好的信贷文化氛围 | 第38-39页 |
| ·制定业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39页 |
| ·优化信贷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第39-40页 |
| ·加强信贷风险的识别 | 第39-40页 |
| ·建立信贷风险关键指标 | 第40页 |
| ·改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 | 第40-42页 |
| ·人为控制 | 第40-41页 |
| ·计算机控制 | 第41-42页 |
| ·建立信贷风险信息系统 | 第42-43页 |
| ·建立信息对称库 | 第42页 |
| ·建立信贷损失数据库 | 第42-43页 |
|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监督 | 第43-44页 |
| ·实行集中监督、分散控制 | 第43页 |
| ·完善信贷风险报告 | 第43-44页 |
| 6 结束语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