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1 绪论 | 第18-36页 |
·多模导航卫星系统 | 第18-21页 |
·MGEX和iGMAS | 第21-23页 |
·MGEX | 第21-22页 |
·iGMAS | 第22-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3-3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3页 |
·与卫星相关的观测值误差改正 | 第24页 |
·导航卫星偏航姿态 | 第24-25页 |
·导航卫星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轨道预报策略 | 第25-28页 |
·GNSS快速数据处理算法 | 第28-29页 |
·导航卫星精密定轨 | 第29-33页 |
·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研究目标 | 第34页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2 导航卫星偏航姿态及非保守力模型 | 第36-62页 |
·导航卫星偏航姿态 | 第36-51页 |
·导航卫星偏航姿态控制规律 | 第36-39页 |
·导航卫星偏航姿态估计算法 | 第39页 |
·逆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方法(RKPPP) | 第39-40页 |
·基于观测值残差的导航卫星偏航姿态估计算法 | 第40-41页 |
·现有导航卫星偏航姿态模型 | 第41-48页 |
·GPS BLOCK Ⅱ/ⅡA | 第41-44页 |
·GPS BLOCK IIR | 第44-46页 |
·GPS BLOCK IIF | 第46页 |
·GLONASS-M | 第46-48页 |
·QZSS | 第48页 |
·北斗卫星偏航姿态控制模型 | 第48-51页 |
·导航卫星偏航姿态对精密定轨的影响 | 第51-53页 |
·GPS | 第51-52页 |
·GLONASS | 第52-53页 |
·导航卫星非保守力模型 | 第53-61页 |
·星体热辐射力 | 第53-54页 |
·太阳光压力 | 第54-59页 |
·分析型模型 | 第54-56页 |
·经验型模型 | 第56-58页 |
·半分析、半经验型光压模型 | 第58-59页 |
·Y轴偏差力 | 第59-60页 |
·地球反照辐射 | 第60-61页 |
·天线推力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3 导航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和变化校正 | 第62-82页 |
·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校正原理 | 第62-64页 |
·与天底角相关的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 | 第62-63页 |
·与天底角和方位角相关的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 | 第63-64页 |
·天线相位中心改正的影响 | 第64-65页 |
·GPS天线相位中心变化 | 第65-67页 |
·估计策略 | 第65-66页 |
·估计结果 | 第66-67页 |
·北斗IGSO、MEO Galileo-IOV卫星天线相位中心 | 第67-77页 |
·估计策略 | 第68-70页 |
·北斗IGSO、MEO和Galileo-IOV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变化 | 第70-71页 |
·北斗IGSO、MEO Galileo-IOV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 第71-77页 |
·北斗IGSO、MEO Galileo-IOV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验证 | 第77-81页 |
·卫星轨道 | 第77-78页 |
·测站坐标 | 第78-80页 |
·天顶对流层延迟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4 偏航姿态对北斗导航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 | 第82-98页 |
·北斗GEO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 第82-86页 |
·偏航姿态对GEO精密定轨的影响 | 第83页 |
·零偏模式下光压力对GEO精密定轨的影响 | 第83-86页 |
·北斗IGSO和MEO卫星姿态转换期间精密轨道确定 | 第86-97页 |
·卫星姿态变化对非保守力的影响 | 第86-91页 |
·导航卫星受照面板变化 | 第86-87页 |
·太阳光压力 | 第87-89页 |
·热辐射力 | 第89-91页 |
·北斗IGSO和MEO卫星零偏期间精密轨道确定 | 第91-96页 |
·北斗IGSO和MEO卫星姿态转换期间精密定轨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5 基于双频消电离层组合的多模导航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 第98-120页 |
·函数模型 | 第98-101页 |
·原始观测方程 | 第98-99页 |
·消电离层组合 | 第99-100页 |
·多模系统联合观测方程 | 第100页 |
·钟差基准及偏差参数 | 第100-101页 |
·精密定轨策略 | 第101-102页 |
·GPS和GLONASS精密轨道确定 | 第101-102页 |
·北斗和Galileo-IOV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 第102页 |
·轨道和钟差精度 | 第102-114页 |
·GPS和GLONASS轨道和钟差精度 | 第103-109页 |
·Galileo-IOV轨道精度 | 第109-112页 |
·北斗轨道精度 | 第112-114页 |
·多模导航系统间码偏差 | 第114-117页 |
·GLONASS与GPS系统间码偏差及频间偏差 | 第114-116页 |
·北斗、Galileo与GPS系统间码偏差 | 第116-117页 |
·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 | 第117-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6 基于双频非差非组合的导航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 第120-130页 |
·函数模型 | 第120-123页 |
·基于单一频率钟差基准的非差非组合模型 | 第120-121页 |
·基于双频消电离层组合钟差基准的非差非组合函数模型 | 第121-122页 |
·两种模型比较 | 第122页 |
·基准引入、电离层约束和模糊度固定 | 第122-123页 |
·非差非组合模型对精密定轨的影响 | 第123-128页 |
·轨道和钟差 | 第124页 |
·地球自转参数 | 第124-125页 |
·测站坐标和天顶对流层延迟 | 第125-126页 |
·倾斜电离层延迟 | 第126-128页 |
·消电离层组合和非差非组合 | 第128-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 | 第130-133页 |
·进一步研究内容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6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46-147页 |
攻读博士期间所获得奖励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